[实用新型]多电源复位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1913.1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丁敏华;姜干才;刘峥嵘;高宜华;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复位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电源复位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子领域,复位电路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电路。在绝大多数的电路设计中都包含的复位电路的设计。低电平复位电路中应用的最普通的是一种阻容复位电路,它具有简单,廉价等优点。但是,该电路的波形比较迟缓,一致性差,而且无法判断电压是否稳定。同时无法实现在电源切换时输出复位信号,所以在电能表领域无法使用这种简单的复位电路为MCU提供复位信号。
发明内容
为克服普通复位电路无法直接用于电能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直接应用于电能表,安全可靠,成本合适的多电源复位电路。
多电源复位电路,包括电压检测芯片,为所述的电压检测芯片供电的第一工作电源,所述的电压检测芯片的输出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电压检测芯片与三极管基极之间设有第二电容,所述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工作电源连接,所述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设有第三电容,所述的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设有第三电阻;
所述的第二电容的远离三极管的一端与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的第 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电压检测芯片与第一电容并联。
进一步,所述的电压检测芯片与第二电容之间设有第一电阻,所述的第二工作电源与所述的三极管集电极之间设有第四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当电压检测芯片所检测的电源为低电平时,芯片输出引脚接NPN三极管基极,这样导致三极管截止,从而三极管集电极所在复位信号被另一电源上拉保持高电平。而当电压检测芯片所检测的电源大于芯片的检测电压时,芯片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通过电容的充放电,使得三极管在某一时间先导通后截止,这样就使得复位信号在某一时间先拉低后升高,从而引起MCU复位。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在电源切换时需要产生复位信号的电子设计中,如电能表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稳定,成本低廉,且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多电源复位电路,包括电压检测芯片IC1,为所述的电压检测芯片IC1供电的第一工作电源VCC,所述的电压检测芯片IC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电压检测芯片IC1与三极管Q1基极之间设有第二电容C2,所述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工作电源VCCPU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1 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设有第三电容C3,所述的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设有第三电阻R3;
所述的第二电容C2的远离三极管Q1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连接。
所述的电压检测芯片IC1与第一电容C1并联。
所述的电压检测芯片IC1与第二电容C2之间设有第一电阻R1,所述的第二工作电源VCCPU与所述的三极管Q1集电极之间设有第四电阻R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当电压检测芯片IC1所检测的电源VCC为低电平时,芯片输出引脚OUT接NPN三极管Q1基极,这样导致三极管Q1截止,从而三极管Q1集电极所在复位信号RST被另一电源VCCPU上拉保持高电平。而当电压检测芯片IC1所检测的电源VCC大于芯片的检测电压时,芯片输出引脚OUT输出高电平,通过电容C2的充放电,使得三极管Q1在某一时间先导通后截止,这样就使得复位信号RST在某一时间先拉低后升高,从而引起MCU复位。
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稳定,成本低廉,且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