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测井深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8640.3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武振鹏;陈凤姚;杨新;徐琪;邢书东;成兴丽;毛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7/04 | 分类号: | E21B4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3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测井 深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测井仪器,尤其是一种石油测井深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油田测深装置是由自整角机的发送机、自整角机的接收机、自整角机的供电变压器、光电编码器等器件组成,其工作过程是自整角机发送机将井口滑轮产生的深度模拟信号发送到数控测井地面系统的端口,经自整角机接收机接受,并通过光电编码器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其缺点就是体积和重量都很大,测量精度低,功耗大,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测井深度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目的:一种石油测井深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和外罩,外罩上设置航空插座,底座上通过轴承和密封垫安装有从动轴,从动轴外端安装有从动齿轮,外罩内固定安装有光电编码器,从动轴内端通过轴套与光电编码器转轴传动连接,从动齿轮与地滑轮转轴上安装的驱动齿轮匹配啮合,在外罩内固定有侧支架,信号处理板固定在该侧支架上,光电编码器内部的光栅计数器输出信号与信号处理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板的输出端通过电缆传输到数控测井地面系统。
外罩内侧的底座上还固定有减震支架,所述光电编码器固定安装在该减震支架上。
所述减震支架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加工而成。
轴承与轴承盖之间、轴承与端盖之间空隙封装有硅脂,轴承盖向内依次为垫圈和垫片。
底座与外罩之间增加有非金属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测井需求,使用方便,改变原有油田测深装置的深度传输系统,新型石油测井深度测量装置简化了原有深度传输系统,去除了原有自整角机的发送机、接收机、自整角机供电变压器等器件,将光电编码器通过直连齿轮与地滑轮齿轮连接,直接将角度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采用差分数字信号进行长距离传输,这样减少了原有110V供电变压器和自整角机发送机和接收机等器件,简化了系统设计,同时也减少了传送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
2、丛结构形式上,采用了底座与外罩的分隔形式,加工方便简单,同时底座结构形式与尺寸兼容了原来油田测深装置的安装的结构形式与尺寸,测井深度测量装置的底座与外罩均采用铝合金加工而成,减轻了重量,二者分体设计便于拆卸,利于维修。
3、外罩内部光电编码器与从动齿轮连接轴通过轴套直接连接,并通过紧定螺钉紧定固定,信号处理板固定在侧支架上,三个插座固定在外罩上,定位拉手组件固定在底座上。减少了自整角机的发送、接收部分的信号传输器件,简化了系统,减少了传输环节,提高了可靠性。
4、内垫片为非金属材料,并且工作时在两轴承之间、轴承与端盖之间封装硅脂,底座与外罩之间采用非金属垫圈进行密封,三个带有橡胶防水护帽的航空插座与外罩之间均有密封垫圈的密封,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潮性。
5、光电编码器中光栅为精密光学仪器,因此编码器与底座的连接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加工的支架,起到减震以及弹性连接的作用。
6、光电编码器和信号电源板工作温度均为–40℃~+85℃,信号传送距离约为100米。
7、新型石油测井深度测量装置最高测速达到40000米/小时。
8、光电编码器供电电压为+5V,功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底座1,定位拉手组件2,从动齿轮3,连接轴4,轴承5,轴承盖(端盖)6,内垫圈7,内垫片8、轴套9,减震支架10,编码器11,侧支架12,信号处理板13,三个航空插座14、15、16,外罩17,固定螺母18,密封垫圈19,驱动齿轮20,驱动齿轮轴21,地滑轮2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一种石油测井深度测量装置,丛结构形式上,采用了底座1与外罩17的分隔形式,底座1与外罩17均采用铝合金加工而成,减轻了重量,二者分体设计便于拆卸,利于维修。同时底座结构形式与尺寸兼容了原来油田测深装置的安装的结构形式与尺寸。底座1与外罩17之间采用非金属垫圈进行密封,三个带有橡胶防水护帽的航空插座14、15、16与外罩17之间均有密封垫圈的密封,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潮性。底板上固定有定位拉手组件2,地滑轮22与驱动齿轮21同轴,驱动齿轮21与从动齿轮3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8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