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擎润滑油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5276.8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柏宇;周裕捷;李进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2F1/20;F02F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 润滑 油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油路,尤指一种适用于车辆引擎的润滑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参考图1,为熟知的引擎润滑油路示意图。引擎主要由汽缸头10、汽缸体11、曲轴箱12结合而成,曲轴箱12又是由曲轴箱左半部121、与曲轴箱右半部122共同构成。熟知的强制气冷引擎会配置一风扇13位于引擎曲轴箱右半部122,经由导风罩将冷却空气导引至汽缸体11与汽缸头10,借此将引擎热量带走。然而,因冷却气流方向的原因,位于靠近传动链条14一侧即引擎左侧的散热效果最差。
另一方面,机油泵15的配置大多位于引擎曲轴箱右半部122的机油泵室151(绘于图2)内,也就是远离传动链条腔室141一侧,故润滑油的油道路径通常偏重设计在引擎右半侧。润滑油从机油泵室流至汽缸体11右侧螺栓通道,最后导至凸轮机构室101以润滑凸轮机构102。
参考图2至图4,分别为熟知的右曲轴箱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及熟知的汽缸体仰视图。由图3可看出右曲轴箱体顶部设有两螺栓孔17A,17B,由图4可看出汽缸体贯设有四螺栓孔18A,18B,19A,19B、以及一汽缸体链条子室20,其中靠近汽缸体链条子室20的螺栓孔19A,19B称近端螺栓通道,而远离汽缸体链条子室20的螺栓孔18A,18B称远端螺栓通道。当曲轴箱与汽缸体11结合时,右曲轴箱体的螺栓孔17A,17B对应至汽缸体的螺栓孔18A,18B。
熟知的润滑油路径如下述:从机油泵室151经一内部通道21到顶部开口16,再透过凹设于汽缸体11底部的凹槽161进入螺栓孔18A(汽缸体远端螺栓通道)。由于润滑油同时也扮演冷却流体的角色,因此润滑油对汽缸体11、汽缸头10的冷却效果也有左右不均的现象。
综合上述,熟知的汽缸体存在有散热不均匀、导致热膨胀量不均情形,降低了活塞与活塞环相对于汽缸体的密合性,严重影响引擎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汽缸体均匀散热的引擎润滑油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引擎润滑油路结构包括一汽缸头、与一汽缸体,其中汽缸体于顶部结合于汽缸头。汽缸头包括有一汽缸头传动件子室,汽缸体包括有一汽缸体传动件子室、及一内藏油道。
上述汽缸体传动件子室与汽缸头传动件子室皆为一传动件腔室的一部分。汽缸头与汽缸体交界处存在有一油道凹槽,油道凹槽连通内藏油道与传动件腔室。
上述内藏油道包括一汽缸体远端螺栓通道,且汽缸体还包括有一汽缸体近端螺栓通道,汽缸体近端螺栓通道较靠近汽缸体传动件子室。
油道凹槽可凹设于汽缸体顶部、或者汽缸头底部,又或者汽缸头与汽缸体间夹设有一垫片,油道凹槽凹设于垫片。传动件腔室可为一传动链条腔室,于其中容设有一传动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上述结构,润滑油从机油泵室出来后会行经油道凹槽而到达传动件腔室,如此可让靠近传动件腔室的引擎部位也获得适当冷却,提升整体使用寿命,相较于熟知的结构更具有保护引擎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熟知的引擎润滑油路示意图。
图2为熟知的右曲轴箱体的侧视图。
图3为熟知的右曲轴箱体的俯视图。
图4为熟知的汽缸体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旋例的引擎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汽缸体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汽缸头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汽缸头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垫片的平面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汽缸头10 凸轮机构室101
凸轮机构102 汽缸体11
曲轴箱12 曲轴箱左半部121
曲轴箱右半部122 风扇13
传动链条14 传动链条腔室141
机油泵15 机油泵室151
顶部开口16 底部凹槽161
螺栓孔17A,17B,18A,18B,19A,19B 汽缸体链条子室20
汽缸头30,50 内部通道21
凸轮机构302 凸轮机构室301
汽缸体31 汽缸头链条子室3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5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装式室外静音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煤矿瓦斯抽采管的自动放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