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主动防撞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38870.X | 申请日: | 2011-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1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俊 |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Q9/00;B60L1/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出现了一种汽车防撞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捕捉障碍物,经运算判别,可以及时报警或自动刹车。但是,由于现有的自动防撞系统在汽车超车时会自动刹车,产生误操作,不但不能给汽车行驶带来安全甚至会带来危险。因此驾驶安装有此种防撞系统的汽车,在超车时一般都将防撞系统暂时关闭,待超车完成后再打开防撞系统,这样一来增加了司机的操作量,且在行驶过程中无法时刻保障汽车的行驶安全,一旦超车完成后司机忘记打开防撞系统,安装防撞系统就失去了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超车误操作,时刻保障汽车行驶安全的汽车主动防撞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主动防撞装置,包括多个发射器、多个接收器和中央处理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一一对应,每一发射器发出的信号都被与其对应的接收器接收;中央处理器用于对每一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运算判别,经处理整合后得到临界相撞时间和预警变化率,根据临界相撞时间共同作用来控制制动器是否制动。
进一步,所述防撞装置设置有速度处理器和模式显示器,速度处理器用于根据汽车的速度选择是否开启所述防撞装置;模式显示器用于显示防撞装置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临界相撞时间处理器和预警处理器,临界相撞时间处理器用于将所述每个接收器测得的参数转化为相应的临界相撞时间;预警处理器用于设定预警时间参数、收集所述临界相撞时间并根据临界相撞时间得到预警变化率。
进一步,所述预警时间参数包括制动时间、报警时间和强制制动时间,其中强制制动时间小于制动时间小于报警时间。
进一步,所述预警处理器收集各个临界相撞时间的最小值,将各个临界相撞时间与所述报警时间比较,记录达到报警时间的个数;不同时间段临界相撞时间达到报警个数的变化趋势为预警变化率。
进一步,所述防撞装置通过太阳能电池和车载电源供电。
进一步,所述防撞装置设置有电源切换器,太阳能电池电能充足时由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电能不足时切换成车载电源供电。
进一步,所述防撞装置还设置有电压监测器和爬坡开关,电压监测器用于实时监测电源的入端电压,当入端电压小于所述防撞装置的工作电压时则不开启防撞装置并在所述模式显示器上显示;爬坡开关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防撞装置,当汽车需要爬坡时,按下爬坡开关,所述防撞装置关闭并在所述模式显示器上显示。
进一步,所述防撞装置上还设置有用于报警的扬声器。
进一步,所述发射器发出电磁波、声波或光波。
进一步,所述发射器发出的波形为垂直地面的平面波。
进一步,所述光波为红外线。
进一步,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遍布整个车头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主动防撞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独立进行测距的接收器,对每个接收器测得的数据计算得到预警变化率,根据预警变化率判断汽车是否处于超车状态,如判定汽车处于超车状态,进一步判断各接收器测得的临界相撞时间的最小值是否到强制制动时间,如未达到不对汽车进行制动否则进行制动。超车时汽车处于转向并且加速的状态,由于现有的防撞系统均是发射器发出的波经障碍物传回到多个接收器上同时接收,通过多个接收器采集的信号协同测得临界相撞时间,因此无法测得预警变化率,也就无法判断汽车是否处于超车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主动防撞装置与现有的防撞系统相比其可以判断出汽车的行驶状态,根据行驶状态来判断是否进行制动操作,可以有效避免超车时的制动误操作,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主动防撞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俊,未经马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8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