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61736.5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6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殷福华;季文庆;朱龙;邵勇;栾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42 | 分类号: | G03F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水系 剥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胶剥离液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FPD面板生产的光阻剥离的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透明易挥发性液体,易燃,密度(20℃)约为1.0g/ml。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主要用于FPD(Flat Panel Display,平板显示器)面板生产的光阻剥离,其使用工艺温度为80℃左右;目前正胶剥离液主要由乙醇胺(MEA)、二甲基亚砜(DMSO)和超纯水组成,该产品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缺点:
1)用该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进行光阻剥离时容易对光阻保护的金属层产生攻击,导致产品良率降低;
2)该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的使用工艺温度要求较高,需加热到80℃左右,能耗较大;
3)乙醇胺(MEA)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环境污染大且对人体健康有较大伤害。因此有必要提供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产品的光阻剥离性能,降低工艺条件温度,并且避免了原来使用的正胶剥离液造成的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产品的光阻剥离性能,降低工艺条件温度,并且避免了原来使用的正胶剥离液造成的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合物:
N-甲基吡咯烷酮 29%~31%;
二甲基乙酰胺 23.7%~27.7%;
二乙二醇丁醚 24%~26%;
水 17%~23%。
上述的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其中,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的浓度大于99%(重量百分比)。
上述的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其中,所述二甲基乙酰胺的浓度大于99%(重量百分比)。
上述的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其中,所述二乙二醇丁醚的浓度大于99%(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通过自动上料系统将一定量N-甲基吡咯烷酮和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充分搅拌10~30分钟;
然后继续通过自动上料系统加入二甲基乙酰胺、二乙二醇丁醚和水,使得N-甲基吡咯烷酮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9%~31%,二甲基乙酰胺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3.7%~27.7%,二乙二醇丁醚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4%~26%,水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7%~23%时停止上料,搅拌10~30分钟;
最后开动隔膜泵,将制得的混合物先经过0.5um过滤器循环过滤2~3小时,再经0.2μm的过滤器过滤,以去除混合物中粒径大于0.2μm的有害粒子,即得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低温型水系正胶剥离液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产品的光阻剥离性能,降低工艺条件温度,并且避免了原来使用的正胶剥离液造成的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不限于所举的实施例。
选用含量99%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电子级,江阴市江化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其指标如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1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