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9462.6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毛兰群;杨丽芬;姜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G01N3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光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谷氨酰胺(Glutamine,简称Gln)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之一,正常人血浆中浓度为0.6~0.9mmol/L,占血浆总游离氨基酸的20%,占机体内总游离氨基酸的60%。1935年,Kerbs首次发现哺乳动物肾脏合成和分解Gln的能力,强调“多数氨基酸都有多种功能,但Gln的功能是最丰富的。”Eagle(H.Eagle.J.Biol.Chem.1955,214,839-852)、Windmueller(H.G. Windmueller.Advanced in Enzymology and Related Areas of Molecular Biology.1982,53,210-237)、Kapadia(C.R.Kapadia,M.F.Colpoys,Z.M.Jiang,D.J.Johnson,R.J.Smith,D.W. Wilmore.J.Parenter. Enter. Nutr.1985,9,583-589)、Alverdy(J.C.Alverdy.J.Parenter. Enter.Nutr. 1990,14,S109-S113)、Souba(W. W. Souba.Ann. Surg.1993,218,715-728;217,655-667)分别指出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需要Gln,并强调Gln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是合成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许多其他生物分子的前体物质,不仅在肝、肾、小肠和骨骼肌代谢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而且也是机体内各器官转运氨基酸和氮的主要载体,是生长迅速细胞的主要燃料。Gln作为一种特殊的营养物质,已经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并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1998年,Pittner等人发展了一种基于酶联免疫间接检测细胞培养基中谷氨酰胺含量的流动注射方法;1998年,Hernandez等报导了一种基于毛细管区域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方法检测甲流患者脑脊液中的谷氨酰胺含量,但这些方法均存在操作繁琐、仪器价格昂贵、检测限高等缺点。
磷光金属配合物(ReI、RuII、OsII、RhIII、IrIII)等一般具有独特的d6、d8、d10电子结构,重金属原子之间能够发生自旋耦合,使单重态和三重态混杂,三重态激子的对称性被破坏,衰减变快,发生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同时使得单重态也具有某些三重态性质,衰减时间变长,提高了从单重态到三重态系间蹿跃(ISC)效率,从而发出高效磷光。与有机荧光染料相比,磷光重金属配合物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和较长的发射寿命,其长的发射寿命有利于使用时间分辨技术使磷光信号与背景的荧光信号相区分。
在常见的几种重金属配合物中,IrIII配合物由于磷光寿命相对较短、发光量子产率高、发光颜色在整个可见区域可调等优点在电致发光、荧光探针、生物成像等领域备受关注,因此,有必要对IrIII配合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磷光铱配合物,其化学式为:[Ir(pba)2(DMSO)2]PF6,其中pba表示4-(2-吡啶基)苯甲醛,DMSO表示二甲亚砜;
所述磷光铱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磷光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结构式如式(II)所示配合物(化学式为[(pba)2Ir(μ-Cl2)Ir(pba)2],pba表示4-(2-吡啶基)苯甲醛)与二甲亚砜进行反应;
向所述反应后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六氟磷酸钾经搅拌即得产品;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式(II)所示配合物与二甲亚砜的摩尔份数比可为1∶(3~5),如1∶5。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110℃~150℃,如120℃;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为2小时~4小时,如2小时。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式(II)所示配合物与六氟磷酸钾的摩尔份数比可为1∶(4~6),如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坎儿井大气形态转化采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卟啉笼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