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壮元健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7934.4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碧辉;缪硕斌;刘新荣;豆文太;李昶;黄钰芳;白广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太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14;A61P37/0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壮元健肾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本扶元、补益脾肾阳虚方面的中药组合物,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壮元健肾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脾肾阳虚患者常因脾肾阳虚不能濡养、温煦机体而引起腰膝酸软,肢寒怕冷,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夜尿频数,便溏等症状。目前临床上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在固本扶元、补益脾肾阳虚等方面稍逊一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补肾安神,益气壮阳,扶正固本,强筋壮骨,健脾益肾等功能,主要适用于脾肾阳虚症的一种用于壮元健肾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用于壮元健肾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刺五加 400~600份、淫羊藿 240~360份、黄芪 64~96份、茯苓32~48份、泽泻32~48份、补骨脂32~48份、熟地黄32~48份、山药32~48份、芡实32~48份、山茱萸32~48份、甘草24~36份
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 取黄芪、熟地、山药、茯苓、芡实、补骨脂、山茱萸、泽泻、甘草粉碎成细粉,细粉过120目筛网;
b) 取刺五加、淫羊藿粉碎成粗粉通过50目筛,加75%乙醇总粗粉量的7~10倍量,加热至82~88℃,连续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在45~55℃温度条件下的测定值为1.28~1.32的浸膏;
c) 将上述细粉和浸膏混匀,加入适量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充填胶囊,即制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从健脾气、补肾阳方面立法,重用刺五加、黄芪补肾安神、益气升阳为君药,淫羊藿、补骨脂补肾阳、强筋骨,熟地、山茱萸、山药、芡实等补肾阴、健脾益肺涩精为臣药,再佐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以泻助补,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共凑固元正本、补益脾肾之功能。患者服用后,普遍反映该药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由于脾肾阳气虚弱而引起的一系列寒象症状。同时长期服用效果更好,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治疗成本低且服用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在产品质量标准中将药材甘草、山药、黄芪、山茱萸、熟地黄、泽泻、补骨脂等进行了显微鉴别;将药材刺五加、补骨脂、黄芪等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可靠性均好;并增加了药材刺五加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刺五加中有效成分紫丁香苷的含量。
临床275例观察对象均为中医诊断属脾肾阳虚症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壮元健肾胶囊”治疗组185例,“金匮肾气丸”对照组90例。通过对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28天时观察记录畏寒、背部冷痛、小腹冷痛、腰膝酸软、大便清稀、五更泄泻、腹胀、浮肿、夜尿频多、眩晕健忘、乏力倦怠与眠差多梦共十二项脾肾阳虚主证程度与变化,结果表明:“壮元健肾胶囊”能明显改善脾肾阳虚患者的临床症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83%和95.00%,其中显效率明显高于“金匮肾气丸”(P<0.01)。
本发明的产品具有扶正固本,补益脾肾功能,能明显改善脾肾阳虚患者的寒象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其提高细胞免疫的作用较“金匮肾气丸”为优,对细胞免疫具有较好调整性作用,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T)、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与抑制性淋巴细胞(TS)数量的调整较明显。“壮元健肾胶囊”用量每次4~6粒(每粒装0.4g药物颗粒),一日2次,疗程以1个月为宜,根据病情可服用1~2个疗程。该药安全、无毒,在临床服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一系列寒象症状的中药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取刺五加 500g,淫羊藿 300g,黄芪 80g,茯苓 40g,泽泻 40g,补骨脂 40g,熟地黄 40g,山药 40g,芡实 40g,山茱萸 40g,甘草30g,糊精55g等材料备用;
(1) 取黄芪、熟地黄、山药、茯苓、芡实、补骨脂、山茱萸、泽泻、甘草粉碎成细粉,细粉通过120目筛网;
(2) 取刺五加、淫羊藿粉碎成粗粉通过50目筛,加75%乙醇7360ML,加热至82℃,连续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45~55℃温度条件下测定值)的浸膏;
(3)将上述细粉和浸膏混匀,加入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干颗粒整粒后充填胶囊,得胶囊剂,即制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太宝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兰州太宝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7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