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车安全天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5003.0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0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苏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锐 |
主分类号: | B60J7/04 | 分类号: | B60J7/04;B60R21/0132;B60R21/0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白京萍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安全 天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安全辅助设施,特别是涉及一种当大客车倾翻时供乘客逃生用的客车安全天窗。
背景技术
对于大客车而言,大客车的车身两侧一般是厚度较厚且呈整块布置的密封玻璃,另,国家对达到一定规格的大客车都要求设置安全天窗,也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对安全天窗的大小和布置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地,安全天窗设置在车身顶部的中间位置且为手动解锁。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车祸的发生率也是日渐增加。当大客车出现倾翻事故时,乘客的站立位置到车身另一侧的密封玻璃之间的距离为2米以上,乘客很难碰到该侧的密封玻璃,就算能爬到密封玻璃的位置,也很难打破密封玻璃逃生;故当大客车出现倾翻事故时,乘客一般会选择从安全天窗逃离事故车辆(乘客的站立位置到安全天窗之间的距离仅为1米多,完全能够碰到安全天窗),但是,由于印制在安全天窗上涉及锁定和解锁的操作说明不显著且内容较为复杂,乘客很难理解,也很难快速而准确地实施解锁操作,加之乘客又普遍处于混乱和惊恐的状态之中,因此,乘客很难快速而准确地打开窗体,无法迅速地逃离事故车辆,严重影响乘客的逃生速度和逃生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客车安全天窗,当大客车出现倾翻事故时,本天窗能自动解锁,使乘客能迅速通过本天窗逃离事故车辆,有效提高了乘客的逃生速度和逃生数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客车安全天窗,它有窗框、与窗框相适配的窗体,窗体包括相互卡合且通过紧固件连接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一腔室,腔室内设置第一蓄电池组、当大客车出现倾翻事故时得以导通的触发开关、电磁解锁开关;
上盖的一侧边处有与腔室相通的排气口,上盖的表面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正极导线、第一负极导线经排气口进入腔室内并与第一蓄电池组的正负极对应电连接;
下盖的外缘有一开口向下的圈状槽道,与槽道相适配的密封圈设置在槽道内,下盖的中心区域呈格栅状,下盖的中心区域内侧有一向着上盖延伸的空心筒体,筒体的上端设置排气扇,下盖上介于槽道以内的一外侧边与窗框铰接,下盖上介于槽道以内且与铰接部位相对的另一外侧边有一内收的凹陷,下盖上在凹陷处设置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至少包括水平把手、竖直转动轴、水平锁舌,转动轴的上端与下盖上的凹陷处转动连接,转动轴的下端与把手的连接端垂直相接,转动轴的中段与锁舌垂直相接,把手和锁舌分别处于转动轴的两侧;
窗框上对应于锁舌处有一开有水平条形槽口的锁止件;
把手的扳动端指向凹陷的内部且与凹陷之间有转动间隙,锁舌置于锁止件的条形槽口中,以致窗体密封地贴合在窗框上且在窗框上得到锁定;
触发开关、电磁解锁开关串接后,再跨接在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正极导线、第一负极导线之间,电磁解锁开关的控制杆穿过凹陷与转动轴的中段铰接,且该铰接部位和把手处于转动轴的同侧。
为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客车安全天窗均简称为本天窗。
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后,当大客车出现倾翻事故时,让触发开关得以导通,使得电磁解锁开关得电动作,通过控制杆带动转动轴和锁舌,让锁舌从锁止件的条形槽口中转出,以致窗体从窗框上得到自动解锁,这时,只需稍微施加针对窗体的向外推动力,就可使窗体向外转动并脱离与窗框的接触,让窗框立即处于敞口状态,使得乘客可迅速逃离事故车辆;另,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储存在第一蓄电池组中,并向电磁解锁开关独立供电,避免使用大客车的自身电路,确保电磁解锁开关动作的电能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可见,当大客车出现倾翻事故时,本天窗能自动解锁,使乘客能迅速通过本天窗逃离事故车辆,有效提高了乘客的逃生速度和逃生数量。
所述的第一蓄电池组、触发开关、电磁解锁开关设置在下盖的内侧;
触发开关包括一竖直布置的绝缘盒体、设置在盒体内且有V形口的绝缘支承座、置于V形口下部的V形导电槽、置于V形导电槽下部的圆柱形水平导电柱、埋置于绝缘支承座内且分别处于V形口两侧上部的两个条形水平导电片,两个导电片的内端分别伸进V形口中,两个导电片的外端分别伸出盒体,V形导电槽、导电柱与两个条形水平导电片之间均呈非接触状态;
两个条形水平导电片均与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负极导线相接,导电槽通过导线与电磁解锁开关串接,电磁解锁开关与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正极导线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锐,未经苏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5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浓度硅油喷枪装置
- 下一篇:浇注中空纤维膜组件封头的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