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质烧失量陶粒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1613.3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家平;刘冰洁;李泽林;李升宇;李云飞;钱惠生;董艳辉;钱宏宇;唐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质烧失量 陶粒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碳质烧失量陶粒制备工艺,是对现有陶粒烧结方法的改进,属于建筑材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吉林省桦甸市、农安县油页岩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达分别约为1695亿t,居全国前列。围绕这一资源,桦甸市规划设计了集采掘、炼油、发电、建材于一体的油页岩综合开发项目。其中桦甸市油页岩示范电厂,是我国利用低热值燃料油页岩,通过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供热。该电厂年排油页岩灰、渣近50万t。多年排放积存量很大。另外珍珠岩尾矿,九台市三台子矿现积存量约为千万吨,凝灰岩白山市储量丰富,尚未开发。
油页岩灰渣、珍珠岩尾矿的排放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还严重污染环境。因此,研究油页岩灰渣、珍珠岩尾矿陶粒、陶砂是有效利用灰渣的途径之一。灰渣陶粒作为人造轻集料,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等轻质混凝土;火电厂烟囱浇注料;无土栽培、窑炉保温等。
现有技术的油页岩渣陶粒公开发表的中国专利,是以箱式电炉焙烧,做扩大试验也是在采用现有的回转窑在氧化气氛下焙烧。不足是:由于在氧化气氛下烧制,使其形成较厚的烧结体砖红色氧化外壳,因此使得产品密度大,吸水率较大。配方中要有足够的碳含量以备焙烧过程中的氧化,需要加入10%~30%的发泡剂(发气材料),另外为使焙烧过程的发泡效果好一些,还需加入稳定剂1%~3%。不足是配方成分较复杂。在普通的箱式电炉内,以匣钵的形式,焙烧不出300级、400级陶粒。
为在氧化气氛下使陶粒烧胀,外壳被氧化后内心仍能有剩余的碳质保证烧胀,所以陶粒配方的碳质烧失量必须≥5%,工业化生产页岩陶粒原料碳质烧失量范围要求在7%~12%才能满足现有技术的单节或双节回转窑在氧化气氛下烧胀成500级以下陶粒。
在生产上,由于在氧化气氛下烧制,使其形成较厚的砖红色氧化烧结体外壳,因此使得产品密度大,吸水率较高。一般5mm以上颗粒较易被烧制,而5mm以下颗粒烧成后由于氧化外壳占据大部分体积,密度增大,2mm以下颗粒,因颗粒小,碳质很快被氧化挥发不能发泡,多数成了实心烧结体颗粒,因基本不膨胀密度在700kg/m3以上。现有的页岩陶粒厂都是以烧制陶粒同时带出小颗粒陶砂,若是专门烧制陶砂,由于颗粒小,空隙小、在窑内流动发滞,由于明焰有强烈的助燃风,不易加入隔离剂,使一部分料表面过烧熔融而相互粘结成团,甚至滚成长龙。目前为止,对于5mm以下颗粒以现有技术的氧化法很难专业化烧制陶砂;但目前市场上,陶砂比陶粒经济效益好,所以能专业化生产陶砂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碳质烧失量陶粒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氧化气氛下烧制的陶粒密度大的缺欠,能够烧制出超轻陶粒、陶砂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低碳质烧失量陶粒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各系列陶粒或陶砂生料球的制备,要求其碳质烧失量≥1.5;
①凝灰岩:将灰岩原料破碎成0.5~20mm颗粒;
②油页岩渣圆球型造粒:按质量份数比将油页岩渣(70~85):粘土(15~30)混合后进行干式粉磨,细度为0.08mm筛余15%~20%;加水(17~22)份,进行成球盘喷雾造粒,得粒径为0.5~15mm陶粒或陶砂生料球,烘干待用;
③油页岩渣圆球型造粒:按质量份数比将油页岩渣(70~75):页岩(25~30)混合后进行干式粉磨,细度为0.08mm筛余15%~20%;加水(17~22)份,进行成球盘喷雾造粒,得粒径为0.5~15mm陶粒或陶砂生料球,烘干待用;
④珍珠岩尾矿造粒:按质量份数比将珍珠岩尾矿(64~73):页岩(25~35):碳化硅(1.5~2):水(40~43)进行湿式粉磨,细度控制在0.08mm筛余2%~5%;采用喷雾塔造粒,粒径为0.1~1mm,烘干待用;
2)焙烧工序:
利用中国专利200910067359.X公开的内螺旋筒式回转窑炉还原气氛条件下进行烧胀;
将步骤1)制备的陶粒或陶砂生料球烘干,烘干温度为150~300℃,并按100:(20~40)质量比拌入隔离粉;隔离粉选用滑石粉或生石灰;还原气氛下进入内螺旋筒式回转窑炉中,在内螺旋回转筒内从预热带向烧胀带流动,进行预热、烧结、烧胀得烧胀陶粒或陶砂;
预热温度梯度为500~700℃,预热时间10~12min;
烧结温度梯度800~1000℃,时间5~8min;
烧胀温度梯度1000~1150℃,时间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未经吉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1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