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G酸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6132.3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范明华;张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鑫慧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9/47 | 分类号: | C07C309/47;C07C303/02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G酸的制备工艺,属氨基K 酸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基G酸(2-萘胺-6,8-二磺酸)是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工业上利用氨基G酸可合成多种染料,例如CI直接橙74、CI媒介黄80、CI酸性红47等。氨基G酸又可作原料经碱熔反应合成R酸(3-羟基-2,7-萘二磺酸),或经磺化反应合成氨基K酸(2-萘胺-3,6,8-三磺酸),并进一步经碱熔反应合成2R酸(3-氨基-5-羟基-2,7-萘二磺酸)。
氨基G酸通常采用2-萘酚加硫酸、烟酸二磺化,再加氯化钾生成钾盐结晶析出(G盐),G盐加压氨化反应合成,采用亚硫酸氢氨用作催化剂,再用稀硫酸稀释酸化、脱水干燥制得。采用此法生成时,会有大量的氯化氢生成,尾气难处理;另外氨化反应的压力过高,因此对反应釜的要求很高,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两股废水,废水处理难度较大,导致生产成本很高,所以有的厂家为了追求利润,将废水直接排放,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安全系数高,污染小,且能在解决废水处理问题的同时,原料的单耗2-萘酚由传统工艺0.75吨/吨降低到0.64吨/吨以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氨基G酸制备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氨基G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磺化:在搪瓷反应釜中加入100%硫酸、105%硫酸,物料比按质量比1︰1,搅拌均匀后冷却至20℃以下加入2-萘酚,物料比按质量比1:1.5,2小时内加完,加完后将反应釜中温度升到90℃反应6小时,反应式如下:
主反应:
负反应:
G酸为2-氨基-6,8萘二磺酸中间体,其他为副产物;
第二步、氨水盐析:将磺化物料加入20%氨水溶液中,物料比按摩尔比1︰2,加入后搅拌2小时,再过滤,离心脱水,得到6,8-萘二磺酸铵(G盐);反应式如下:
第三步、G盐母液水的处理:将脱水液加氯化钠生产R盐, G盐母液水中加入氯化钠,摩尔比1:1,90℃温度搅拌反应60min ,离心过滤回收R盐,过滤后母液水高温160℃水解回收2-萘酚,再用石灰石中和至中性PH值6~9之间,中和达标后外排;
第四步、G盐亚硫酸铵氨化:在不锈钢氨化反应釜中,加入上述6,8-萘二磺酸铵(G盐)、20%氨水、20%亚硫酸铵,摩尔比:1:1:1,控制指标氨水70~71g/L,将反应釜中夹套蒸汽升温至140℃,釜内压力0.6 MPa,维持8h;
反应式如下:
第五步、将第四步反应后的物料用空压压至稀释锅加水2:1稀释,加活性炭少量脱色,再通过压滤机过滤活性炭;然后将滤液注进酸化釜,用60%稀酸酸化,控制终点酸度10%左右,离心机脱水,离心脱水得到氨基G酸(2-萘胺-6,8-二磺酸);
第六步、脱水液处理,将氨基G酸母液水采用7312溶剂萃取处理,按体积比2:1加入,反萃液稀释回收套用,出水用于生产铵盐肥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传统工艺采用氯化钾结晶出G盐,生产时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影响环境,同时氯化氢需要大量的碱液吸收处理,生产成本较高。本发明采用氨水结晶,无有害气体外泄,同时氨水中和过量的硫酸,结晶析出的G盐颗粒粗大,易于G盐的离心脱水,G盐的成品主含量高,水份、酸度指标低。具体对比数据见下表:
表1
2、传统的工艺采用亚硫酸氢氨作催化剂;本发明在氨化过程中,采用亚硫酸铵代替亚硫酸氢铵用作催化剂,有效降低氨化过程中的压力,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品收率和含量。具体对比数据见下表:
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鑫慧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鑫慧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