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药膏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3223.1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慧丽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K9/06;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3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中药 组合 物外 用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药膏。
背景技术
腮腺炎一症,现代医学认为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多流行于冬末春初。腮腺炎属于中医的“痄腮”、“大头瘟”、“含腮疮”等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痄腮常为天时不正,外感风温时邪疫疠邪毒,内有胃热上乘,蕴结于少阳、阳明之络,以致络脉失和,气血凝滞而成。西医主要用三联疫苗,抗菌素,抗病毒药治疗,但其效果不理想,有效率低,治愈慢,而且易产生抗药性,有副作用。中医多用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加减治疗,或用金黄散(医宗金鉴)外敷,效果也不理想,治愈率低,治愈慢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使用方便,效果好,有效率高,治愈率高的能迅速治愈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药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鲜牛筋草200、鲜蒲公英150、鲜了哥王120、煨草果90、苍术90、穿心莲100、猪苓100、鲜薄荷90、山药150、冰片10。先将鲜牛筋草200、鲜蒲公英150、鲜了哥王120、穿心莲100、煨草果90、苍术90、猪苓100、山药150放在大砂锅内,而后加水过药高3厘米浸泡20分钟把水倒掉,再向大砂锅内倒水过药高5厘米用武火熬开,然后用文火熬20分钟,再把鲜薄荷90放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再熬15分钟,把药液倒出,再向大砂锅内倒水过药高3厘米用武火熬开,然后用文火熬20分钟,然后把两次熬的药液都倒在砂锅内用中火熬至将成药膏时迅速将冰片10放进正在熬着的砂锅内并迅速搅拌使冰片与药膏充分混合均匀,药膏的粘度以用食指占一点用大母指和食指来回拉之,药膏拉出的粘丝以不断为宜,然后收瓶密封备用。
使用方法:取适量药膏摊在剪好的消毒的纱布上,摊在纱布上药膏的厚度2-3毫米为宜,外敷在患处,1天换一次药膏。
治疗疗程:1-3天为1个疗程,轻者,1个疗程可治愈,重者,2个疗程可治愈。
治疗效果:有效率100%,治愈率在100%,治愈后不易复发。
说明:本发明的药膏里所用牛筋草、蒲公英、了哥王、薄荷必须是鲜的,否则效果不明显。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
牛筋草: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的功效。参考(中医方药学,广东中医学院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发,178页)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同上,见166页)
了哥王: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同上,见190页)
草果:味辛,性温。气香。入脾、胃经。具有祛寒燥湿的功效。(同上,见302-303页)可用于瘟疫诸症。
苍术:味苦、辛,性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解表的功效。(同上,见299-300页)
穿心莲: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同上,见182页)
猪苓:味甘、淡,性平。入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同上,见305页)
山药:味甘,性平。质润多液。入脾、肺、肾经。具有补益脾胃,益肺滋肾的功效。(同上,见509-600页)
薄荷:味辛,性凉。气浓香。入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疏肝开郁的功效。(同上,见83页)
冰片:味辛、苦,性凉。入心、脾、肺经。具有芳香宣窍,清热止痛的功效。(同上,见719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慧丽,未经王慧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