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切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1963.1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6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功率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8 | 分类号: | H01L21/78;B28D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曹晋玲;熊晓果 |
地址: | 6117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切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晶粒从芯片上分离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刀具切割领域的芯片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晶粒从芯片上分离。晶粒一般呈矩形,排列在芯片表面,芯片表面沿晶粒四周设有格子状的切割道,用以分隔各晶粒。现有的芯片切割方法主要有刀具(如金刚石刀具)切割和辐射能量(如激光)切割。刀具切割是利用机械力直接作用在芯片的切割道,实现晶粒的分离。激光切割是非接触式切割方法,它是激光能量通过光学聚焦后获得高能量密度,沿切割道直接将芯片气化,从而分离晶粒。由于激光方法成本较高,因此刀具切割仍是目前最常用的芯片切割方法。
刀具切割领域,传统的芯片切割方法,是用金刚石刀具逐一对准切割道进行一次横向切割和一次纵向切割,从而分离晶粒。具体方法为:沿每一晶粒列的切割道,先进行横向切割;横向切割完成后,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芯片90°,再沿每一晶粒列的切割道,进行纵向切割,完成晶粒从芯片的分离。横向和纵向,是相对的概念。一般来说,将第一次水平方向的切割称为横向切割;与第一次切割方向垂直的切割,即称为纵向切割。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实现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的转换,是将芯片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90°。
随着技术的发展,器件集成度不断增加,晶粒尺寸也相应不断减小、线沟宽度不断缩小。传统前述切割方法,导致芯片应力过大,容易造成晶粒正面和背面的崩边(chipping)、以及晶粒的微损伤或裂痕。据统计,前述传统切割方法,切割后晶粒的合格率仅为70%,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封装后芯片的品质,也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鉴于激光切割成本较高,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或避免现有刀具切割方法容易导致晶粒崩边、产生损伤或裂痕的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避免晶粒崩边、产生损伤和裂痕的芯片切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芯片切割方法,包括交替进行若干次横向切割和若干次纵向切割,具体步骤:
(一)首次横向切割,间隔N列晶粒切割,所述N为整数且N≥2;首次纵向切割,间隔M列晶粒切割,所述M为整数且M≥1;
(二)后续横向切割和/或后续纵向切割,间隔一列或一列以上晶粒对未切割的晶粒切割,直至将每个晶粒分离。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长期的生产经验积累及大量实验研究,得到了本发明的方法。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现有技术切割方法中导致晶粒出现崩边、破损或裂缝的原因主要在于应力过大。本发明摒弃了现有技术的切割方法,交替进行若干次横向切割和若干次纵向切割,并在首次横向切割时,间隔N列晶粒切割,所述N为整数且N≥2,即,在首次横向切割时采取间隔两列或两列以上的晶粒进行切割;在第一次纵向切割时,间隔M列晶粒切割,所述M为整数且M≥1,即,在首次纵向切割时,间隔一列或一列以上晶粒切割;在后续横向切割和后续纵向切割时,再间隔一列或一列以上晶粒对未切割的晶粒进行切割。这种方法,实现了在首次横向和首次纵向切割时,将两粒或两粒以上的晶粒视为一个晶粒进行切割,有效增大了切割时晶粒与蓝膜之间的接触面,有利于释放切割时晶粒内部应力,有效避免了晶粒的崩边、损坏和裂缝。
作为优选,前述芯片切割方法,步骤(一)所述2≤N≤1/2晶粒横向总列数。作出前述优选后,能有效提高芯片切割效率。
作为优选,前述芯片切割方法,步骤(一)所述2≤M≤1/2芯片晶粒纵向总列数。首次横向切割和首次纵向切割都间隔两列或两列以上进行切割,进一步扩大了切割时晶粒与蓝膜之间的接触面,减小了晶粒内部应力。作为进一步优选,前述芯片切割方法,步骤(一)所述N与M相等。当N与M相等时,最大程度上增大了切割时晶粒与蓝膜之间的接触面。作为更进一步优选,前述芯片切割方法,步骤(一)所述N=2或3或4或5,步骤(一)所述M=2或3或4或5。当N与M相等,且N与M为2或3或4或5时,可以有效增大切割时晶粒与蓝膜的接触面,同时后续切割方便进行。
作为进一步优选,前述芯片切割方法,所述横向切割为两次横向切割,所述纵向切割为两次纵向切割;步骤(一)所述N=2,步骤(一)所述M=2;步骤(二)所述后续横向切割为间隔两列晶粒对未切割的晶粒切割,步骤(二)所述后续纵向切割为间隔两列晶粒对未切割的晶粒切割。
作为进一步优选,前述芯片切割方法,所述横向切割为两次横向切割,所述纵向切割为一次纵向切割;步骤(一)所述N=2,步骤(一)所述M=1;步骤(二)所述后续横向切割为间隔两列晶粒对未切割的晶粒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功率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功率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