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呕吐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7799.2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科卫;陈文星;蔡皓;崔小兵;吴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201 | 分类号: | A61K31/201;A61K31/194;A61K31/12;A61P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呕吐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呕吐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呕吐是临床常见现象,特别是肿瘤化疗病人没法避免的疾病,很多病人往往由于害怕术后呕吐而不得不放弃化疗或放疗,从而耽误病情。目前用于治疗呕吐的药物虽然比较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虽然象昂丹司琼、格拉司琼这类药物对化疗呕吐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这些药物价格昂贵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它们的使用。
呕吐在中医学上属于“气逆”范畴,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引起的,治疗呕吐应以调理气机,降逆止呕为主。中药具有化学合成药不可替代的优势,价格便宜,且毒副作用小。半夏辛散温燥,主入脾、胃、肺经,能行水湿,降逆气,功善燥湿降逆止呕,主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胃寒及痰饮呕吐等。生姜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能开胃止呕,发汗解表,能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恶心呕吐、痰饮呕吐及胃气不和所致的呕吐。现代研究表明,半夏中所含的有机酸类成分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生姜中的6-gingerol、6-shogaol类物质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中医临床上,常以半夏、生姜配伍,组成中药复方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疗效显著。但是,传统的中药复方存在成分不清,机理不明,质量难控,疗效不稳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呕吐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成分明确,疗效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呕吐的药物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琥珀酸 1份;
羟基丁二酸 7份;
柠檬酸 10份;
亚油酸 0.3份;
6-姜烯酚(6-shogaol) 2.3份;
6-姜酚(6-gingerol) 7份。
上述活性成分可以按现有技术提取或制备,也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
上述活性成分按照配方量简单混合即可制备得到治疗呕吐的药物组合物。
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呕吐药物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各组成成分简单易得,价格低廉,各成分均来源于天然食品中,副作用很小,且药理实验证实药效显著,具有很好的抗呕吐效果。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呕吐的药物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均匀制得:
琥珀酸 1份;
羟基丁二酸 7份;
柠檬酸 10份;
亚油酸 0.3份;
6-姜烯酚 2.3份;
6-姜酚 7份。
实验例2:本发明组合物对呕吐治疗的药理作用。
一、对大鼠异食癖行为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样品,①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组合物,临用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取该药物组合物适量,精密称定,加入一定量0.5%CMC-Na,超声10min,搅拌,至充分混悬为止;②昂丹司琼注射液(规格:4mL·8mg-1;批号:9090111EH;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1.2试剂,①顺铂(粉针剂;规格:10mg;批号:9110271DB;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②高岭土(分析纯,制备参考Takeda N等的方法,将高岭土与1%阿拉伯胶混合,制成与动物饲料相似的颗粒);③CMC-Na,分析纯。
1.3动物,SD大鼠,体重260~300g,雌雄兼用,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SCXK(沪)2007-0005)。饲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房恒温(24±1℃)恒湿(50±5%)饲养室,光/暗周期为12/12h(光照时间为7:00-19:00),自由进食、饮水。
1.4仪器,Sartorius BP211D型电子天平(千分之一)。
2.方法与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