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齿式行星齿轮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2171.3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守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守京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23;F16H57/08;F16H57/1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齿式 行星 齿轮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差齿式行星齿轮减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减速器要靠多组直径差较大的齿轮才能完成高倍减速,减速器体积相对较大,由于体积大、部件多,成本相对就高,在实际使用中多有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部件少、成本低、性价比高、减速倍数高的差齿式行星齿轮减速器。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差齿式行星齿轮减速器,由制动齿轮,输出齿轮、动力输出半轴、左行星齿轮、右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制动半轴、制动轮、传动轮、制动装置、平衡配重块、变速箱壳体、轴承座以及机架装配而成,
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为:
左行星齿轮和右行星齿轮用花键安装在行星齿轮轴上并通过两端的轴承安装在减速箱壳体内壁,平衡配重块安装在减速箱壳体内壁的下端,制动齿轮安装在制动半轴上,输出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出半轴上,制动半轴和动力输出半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减速箱壳体左右两端轴承座上并固定在机架上,制动半轴左端安装有制动轮和制动装置,传动轮安装在减速器壳体上。
所述制动齿轮与输出齿轮的齿数相差1~3齿。相差齿数越小,减速比越大。
所述减速箱壳体是以制动半轴和动力输出半轴为圆心的圆柱形箱体。
所述左行星齿轮与右行星齿轮的齿轮模数、直径根据制动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具体设计数据而定:制动齿轮与输出齿轮的直径差越小、其减速比就越大,与常规的安装方法效果相反;
所述传动轮为齿轮、皮带轮或链盘。
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在于:
1、减速倍数高。减速器减速倍数达到7.5倍,而一般用这样的齿轮作常规安装时,其减速倍数约1.14倍。
2、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容易制造,不需要特别设备就能制造,并且体积小,因而成本低、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差齿式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制动齿轮1,输出齿轮2,动力输出半轴3,左行星齿轮4,右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轴6,制动半轴7,制动轮8,传动轮9,制动装置10,平衡配重块11,变速箱壳体12,轴承座13以及机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差齿式行星齿轮减速器,由制动齿轮1、输出齿轮2、动力输出半轴3、左行星齿轮4、右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轴6、制动半轴7、制动轮8、传动轮9、制动装置10、平衡配重块11、减速箱壳体12、轴承座13以及机架14装配而成。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为:
传动轮9安装在减速器壳体12右侧上,左行星齿轮4与制动齿轮1啮合,右行星齿轮5与输出半轴3啮合并作行星运动。
当制动装置10处于制动状态时,制动半轴7及制动齿轮1停止转动,传动轮9、带动左行星齿轮4、右行星齿轮5绕制动齿轮1和输出齿轮2作行星运转,在齿差的特性作用下使动力输出半轴3获得减速动力输出。
当制动装置10处于非制动状态时,因动力输出半轴3上载有负荷,减速轮9、左行星齿轮4、制动齿轮1带动制动半轴7和制动轮8空转。
所述机架14上安装有制动半轴7及其上安装的制动齿轮1,安装在与减速箱壳体12内的行星齿轮轴6上的左行星齿轮4、右行星齿轮5、与制动半轴7同轴线的动力输出半轴3及其上安装的输出齿轮2组成行星齿轮总成,在传动比要求不太大时把左行星齿轮4与输出齿轮2设计齿数、模数直径相同;制动齿轮1与右行星齿轮5相同,这样会减少制造的成本。如果需要减速比较大时,要把两个行星齿轮设计得小一点并且两个行星齿轮的齿数一样,制动齿轮1比输出齿轮2多一齿或少一齿,这样会大大地宿小减速器的体积。在减速器工作时,当制动齿轮1大于输出齿轮2时,动力输出半轴3的转向与传动轮相同,当制动齿轮1小于输出齿轮2时,动力输出半轴3的转向与传动轮相反。用同样的齿轮作常规安装时,其减速倍数比本发明安装的减速器减速倍数小七点五倍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守京,未经吴守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2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板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起动机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