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8385.1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6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金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虽然本发明适用于广泛范围的应用,但是其尤其适用于根据柔性显示器的物理改变来产生各种用户输入信号。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是一种可以被构造用于执行各种功能的装置。这类功能的示例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通过相机拍摄图像和视频、录音、播放音乐文件并且通过扬声器系统输出音乐以及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和视频。有一些终端包括支持玩游戏的额外功能,而另外一些终端还被构造为多媒体播放器。最近,移动终端已经被构造用于接收广播和组播信号,这些信号使得能观看诸如视频和电视节目之类的内容。
通常,根据是否存在移动性,终端可以分成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另外,根据是否能够手持,移动终端还可以分成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
人们一直不断努力支持和增加移动终端的功能性。这类努力包括软件和硬件的改进以及形成移动终端的结构性组件的改变和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可以根据柔性显示器的物理变形来产生各种用户输入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检测由于柔性显示器弯曲而产生的压力并将该压力转换成用户输入信号。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检测柔性显示器的弯曲位置、弯曲方向和弯曲强度并且将它们转换成用户输入信号。
本发明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地将变成对于阅读了下文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而获知。可以通过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实现或广义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体,其具有至少一个由柔性材料形成的局部区域;柔性显示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用于输出特定的可视信息;传感器单元,其用于检测与所述柔性显示器的弯曲位置、弯曲量、弯曲方向和弯曲强度中的至少一者有关的弯曲信息;以及控制器,其基于所述弯曲信息来向所述柔性显示器的特定区域输出规定的标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体,其具有至少一个由柔性材料形成的局部区域;柔性显示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用于输出特定的可视信息;传感器单元,其用于检测对所述柔性显示器的触摸输入以及与所述柔性显示器的弯曲位置、弯曲量、弯曲方向和弯曲强度中的至少一者有关的弯曲信息;以及控制器,其基于所述弯曲信息或所述触摸输入来向所述柔性显示器的特定区域输出规定的标记。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效果和/或优点。
首先,可以根据柔性显示器的物理改变来产生各种用户输入信号。
其次,可以检测由于柔性显示器弯曲而产生的压力并且将该压力转换成用户输入信号。
再者,可以检测柔性显示器的弯曲位置、弯曲方向和弯曲强度并且将它们转换成用户输入信号。
要理解,以上对本发明的总体描述和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专利申请并构成本专利申请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正视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后视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组件的概念图;
图5和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一种操作状态的立体图;
图7至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一种操作状态的框图;
图10至图2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状态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参照附图,附图形成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且以示例的方式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利用其它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上、电学上以及程序上面的改变。只要有可能,就将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8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