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土机及其扭矩平滑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4090.7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宇;李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76 | 分类号: | E02F3/76;E02F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土机 及其 扭矩 平滑 动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推土机及其扭矩平滑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是用于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的总称,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电力、道路、矿山、港口和国防等工程领域,种类繁多。推土机是工程机械的一种,其由拖拉机驱动,有一宽而钝的水平推铲用以清除土地、道路构筑物或进行类似的工作。
传统的工程机械用推土机的动力总成采用纯机械系统,其组成通常为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或者离合器相连,液力变矩器或者离合器再与变速箱进行机械连接,由变速箱控制推土机后桥及车轮等部分进行工作。机械系统作为工程机械作业系统(驾驶员-机械-周边环境)的一部分,受工作情况和路面状况的影响,推土机所受阻力会呈现不规则的波动,进而使推土机的机械系统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分为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两方向的振动均会对驾驶员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现有技术中的推土机作业系统中,竖直方向的振动可由推土机的悬架系统来减震,而水平方向的振动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抑制。
推土机在行进过程中,受工况变化引起的振动,由于机械特性较硬,负载转矩变化突然时,不能及时对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不能利用电机扭矩的变化平衡由于振动引起的扭矩变化,导致水平方向的振动加强,使驾驶员的操作不适,同时影响了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扭矩平滑动力系统,以实现降低震动对作业系统的影响,从而保持驾驶员的工作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土机及其扭矩平滑动力系统,以实现降低振动对作业系统的影响,从而保持驾驶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扭矩平滑动力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发动机和发电机,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发电机连接,还包括:
整流器、第一逆变器、第一电动机、第二逆变器、第二电动机、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
所述整流器与所述发电机相连;
所述整流器与所述第一逆变器、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第一车轮依次相连;
所述整流器与第二逆变器、所述第二电动机和所述第二车轮依次相连;
第一扭矩平滑控制器,用于读取所述第一电动机输出转速值并计算第一加速度,判断所述第一加速度是否超过第一阈值,当第一加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最大值时,计算第一减速附加载荷,并将其转换为第一减速控制信号;当加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最小值时,计算第一加速附加载荷,并将其转换为第一加速控制信号;
第一电机控制器,用于输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第一运转控制信号;
第一信号整合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运转控制信号和,第一加速控制信号或第一减速控制信号,将二者整合,并通过整合后的第一整合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运转;
第二扭矩平滑控制器,用于读取所述第二电动机输出转速值并计算第二加速度,判断所述第二加速度是否超过第二阈值,当第二加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最大值时,计算第二减速附加载荷,并将其转换为第二减速控制信号;当加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最小值时,计算第二加速附加载荷,并将其转换为第二加速控制信号;
第二电机控制器,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第二运转控制信号;
第二信号整合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二运转控制信号和,第二加速控制信号或第二减速控制信号,将二者进行整合,并通过整合后的第二整合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运转。
优选的,在上述扭矩平滑动力系统中,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设置有电容器;
优选的,在上述扭矩平滑动力系统中,所述电容器为超级电容器。
优选的,在上述扭矩平滑动力系统中,还包括电容管理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电容放电。
优选的,在上述扭矩平滑动力系统中,还包括发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发电机的运转,和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
优选的,在上述扭矩平滑动力系统中,还包括发动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运转。
优选的,在上述扭矩平滑动力系统中,还包括整车控制器,用于协调各控制器之间的动作。
一种推土机,包括驾驶室、车身、悬挂机构、推铲和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扭矩平滑动力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4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安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流量气体喷嘴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