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3589.8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6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倩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倩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27/02;A61P31/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45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暴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暴风客热,系指来势急骤,以红肿热痛为主要特征的外感眼病,本病证名虽始于《秘传眼科龙木论》,但有关本证的辨治,祖国医学早在记载,针灸治疗首见于《内经》,如《灵枢·热病》篇云:“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跷)”。
现代医学中,部分因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球结膜炎症,多可归属于本证,现有的治疗方法:太阳、鱼际均以三棱针刺血;晴明向鼻侧浅刺3分-5分,施轻泻法,余穴用泻法。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有效的治疗了暴风客热疾病,治疗方法简单,组成原料中含有多种营养中草药,治疗效果好,而且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的疗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细生地13-18份、炒黄芩3-7份、蝉退衣3-5份、粉丹皮5-10份、川黄连2-5份、北柴胡2-4份、京赤芍3-8份、当归尾5-10份、车前子8-10份、防风3-8份、荆芥3-8份和甘草3-8份。
所述的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细生地15份、炒黄芩5份、蝉退衣4份、粉丹皮8份、川黄连3份、北柴胡3份、京赤芍5份、当归尾8份、车前子9份、防风5份、荆芥5份和甘草5份。
服用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中药加入陶制器皿中,加入适量自来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再用温火煎20分钟,1天3次,每次将药量煎至160亳升。连续服用15天,症状完全消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有效的治疗了暴风客热疾病,治疗方法简单,组成原料中含有多种营养中草药,治疗效果好,而且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暴风客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细生地15份、炒黄芩5份、蝉退衣4份、粉丹皮8份、川黄连3份、北柴胡3份、京赤芍5份、当归尾8份、车前子9份、防风5份、荆芥5份和甘草5份。
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中药加入陶制器皿中,加入适量自来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再用温火煎20分钟。
实施例2:暴风客热患者张某,女,38岁,红肿痒痛,眼眵多,热泪如汤,白睛红肿,血丝显露,于2011年3月8日前来就诊,一开始医生给她开了许多药物,但是长期没有起效,最后医生给她开了本发明的药方,她按1天3次,每次将药量煎至180亳升,连续服用13天,症状完全消失。
实施例3:暴风客热者王某,男,36岁,红肿痒痛,眼眵多,热泪如汤,白睛红肿,血丝显露,于2011年3月9日前来就诊,医生给他开了本发明的药方,他按1天3次,每次将药量煎至160亳升,连续服用16天,症状完全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倩芸,未经吴倩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5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气相沉积的淋喷头
- 下一篇:开发、编程和除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