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0206.1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忠俊;季龙;袁永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21/00 | 分类号: | C07J21/00;A61K31/58;A61K9/2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肿瘤 活性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毛酸浆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WITHANOLIDE型化合物是一类具有28个碳原子的麦角甾烷型的甾体类化合物,其主体结构如式II结构所示,其中,式II结构中的T部分可能是a、b、c、d、e、f、g、h中的一种。WITHANOLIDE型化合物分为经典型和非经典型。经典WITHANOLIDE型化合物在自然界占有绝对多数,这些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茄科(Solanaceae)的几个属中,几个属中就包括了酸浆属(Physalis)。WITHANOLIDE型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主要集中体现在抗肿瘤、抗炎、抗菌以及作为植物的昆虫拒食剂等方面。由于此类化合物的结构复杂,而且手性中心很多,因此,此类化合物多借助于二维核磁共振谱(2DNMR)、圆二色谱(CD)、X-单晶衍射(X-ray)等先进技术进行结构的鉴定。
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仍以化疗和放疗作为首选,两者虽对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相当的疗效。但由于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因而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同时某些肿瘤细胞对化疗和放疗处理的不敏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化疗和放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因此,人们把目光转向中药,试图从天然成分中寻找毒副作用小、作用独特的抗肿瘤药物。
毛酸浆(P.pubescens L)为茄科酸浆属植物,黑龙江有产,尤以齐齐哈尔依安县最好。毛酸浆,性味苦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等功效,可应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外治天泡疮、湿疹等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毛酸浆具有抗炎、抗菌、抗癌等活性,其抗炎机理是抑制正常人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氧自由基的产生和释放而发挥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毛酸浆的抗肿瘤活性的报道甚少。
文献“毛酸浆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郑敬彤;毛酸浆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年第14卷第6期)公开了毛酸浆化学成分抑菌方面的研究,包括乙醇提取,提取物抑菌活性测试,虽然对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抑菌方面的研究,但并没有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抗肿瘤活性的测试的研究,对毛酸浆活性成分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存在着技术缺陷。
文献“毛酸浆宿萼的化学成分研究”(张辉;毛酸浆宿萼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2010年第11期)公开了毛酸浆干燥宿萼的化学成分研究,包括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筛选,虽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得到4个甾醇类化合物和11个黄酮类化合物,但并没有分离得到WITHANOLIDE型化合物,并且也没有发现高效的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存在技术缺陷。
为了探索这一药食两用的植物(即毛酸浆)是否具有抗肿瘤有效成分,发明人对毛酸浆宿萼提取物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属于经典WITHANOLIDE型化合物。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为式I结构的化合物:
式I
该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的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的表征,可以表明从毛酸浆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表1
(in CDCl3,1H NMR 500MHz,13C NMR 125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0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