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编程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5203.9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张康玮;龙世兵;谢常青;吕杭炳;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1C17/10 | 分类号: | G11C17/10;H01L27/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编程 存储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一次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电极;上电极;以及位于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之间的阻变功能薄膜;
所述上电极与所述阻变功能薄膜之间形成肖特基势垒,所述阻变功能薄膜与所述下电极之间形成欧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肖特基势垒的上电极/阻变功能薄膜为以下组合中的一种:TiW/Ge2Sb2Te5、Au/ZrO2:Au-nanocystal、Ag/RbAg4I5、Ag nanowires/a-Si core、Ag/a-Si、Pt/TiO2、Al/Pr0.7Ca0.3MnO3、Ag nanowires/a-Si或Pt/HfO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阻变功能薄膜/下电极为以下组合中的一种:TiW/Ge2Sb2Te5/W、Au/ZrO2:Au-nanocystal/n+-Si、Ag/RbAg4I5/n-Si、Ag nanowires/a-Si core/Si、Ag/a-Si/p-Si、Pt/TiO2/W、Al/Pr0.7Ca0.3MnO3/Pt、Ag nanowires/a-Si/poly-Si或Pt/HfO2/n+-S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阻变功能薄膜/下电极为Pt/HfO2/n+-S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在编程电压大于阻变功能薄膜的击穿电压时,所述阻变功能薄膜由不同的编程电流编程至不同的低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编程电流介于8mA至50mA时,所述低阻状态值介于30Ω至70Ω之间;
当所述编程电流介于0.5mA至3mA时,所述低阻状态值介于200Ω至400Ω之间;以及
当所述编程电流介于10μA至200μA时,所述低阻状态值介于800Ω至1500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编程电流为10mA时,所述低阻状态值为50Ω;
当所述编程电流为1mA时,所述低阻状态值为300Ω;以及
当所述编程电流为100μA时,所述低阻状态值为1000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编程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的厚度均介于70nm至100nm之间;所述阻变功能薄膜的厚度介于10nm至100nm之间。
9.一种一次编程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编程存储器,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下电极;
在所述下电极上形成阻变功能薄膜;以及
在所述阻变功能薄膜上形成上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编程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衬底上形成下电极的步骤包括:通过电子束蒸发或离子束溅射在衬底上形成薄膜,采用微加工的手段刻蚀所述薄膜形成所述下电极;
所述在下电极上形成阻变功能薄膜的步骤包括:通过电子束蒸发、离子束溅射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所述下电极上形成阻变功能薄膜;
所述在阻变功能薄膜上形成上电极的步骤包括:通过电子束蒸发或离子束溅射在所述阻变功能薄膜上形成上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2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