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7769.7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2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培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7/00;A61P21/00;A61P19/04;A61P29/00;A61P37/0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肌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肌肉损害为突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受累皮肤(面颈部、眼周等部位〕淡紫红色水肿性红斑,肌痛、肌无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变也可累及全身其他脏器,只侵犯肌肉而无皮肤损害者,称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儿童在5~15岁,成人在30~5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可能与肿瘤、感染、药物、内分泌、代谢等因素有关。皮肌炎大部分呈慢性进行性发展,预后良好,2~3年内可恢复正常,少部分急性发作者,常因并发感染死亡,并发肿瘤者,也预后极差。皮肤炎属中医的“肌痹”、“痿症”、“虚劳”等范畴。对于皮肌炎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副作用较多,疗效又不甚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其针对皮肌炎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肌炎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黄柏8-12,苍术8-12,防己9-15,木通5-7,薏苡仁28-32,蚕砂9-15,牛膝9-15,藿香7-11,佩兰7-11,厚朴7-11,茯苓12-18,泽泻12-18。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机理分析: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药品化义》:黄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顶至踵,沦肤彻髓,无不周到,专泻肾与膀胱之火。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用于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
防己: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主治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诸蜗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木通:苦、微寒。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挛痛,经闭乳少。《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肺;肾经。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治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药品化义》:薏米,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
蚕砂:性味甘温。入肝、脾、胃经。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用于风湿痹痛、头风、头痛、皮肤瘙痒、腰腿冷痛、腹痛吐泻等症。
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
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经。解暑化湿;辟秽和中。用于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
厚朴: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别录》:温中益气,消痰下气。
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
针对湿热浸淫所致的皮肌炎,中医认为湿热浸渍肌肤,瘀阻气血,则肌肤红色肿斑,肌肉酸痛,肢体困重痿软;湿热郁蒸,气机不利,可见身热不尽,胸脘痞闷;湿热困脾,脾失健运,则纳呆,大便溏滞;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鞋类物品的稳定和舒适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