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备胎支架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4470.6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武郡威;田孟义;谭昌毓;韩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3/04 | 分类号: | B62D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李翔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胎 支架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备胎支架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代车辆而言,为了保证出行安全,加装备胎几乎是必须的。尤其是商用车辆或工程车辆中,因使用环境恶劣,作业领域广泛,备胎的配备更是必不可少的,有的甚至配备有多个备胎。
通常,商用车辆轮胎或工程车辆轮胎的体型较大,加上钢圈后重量增加,单靠人力搬动,非常困难。所以,一般都会在车辆上安装备胎支架。常见的备胎支架具有人力绞动棘轮,并使用缠绕钢丝绳或链条起吊备胎。人力搅动棘轮,要求一边绞动,一边观察备胎是否到位,以便准确动对准固定孔,因而需要反复操作多次,既耗时又增加了工作量。
目前,也有采用液压驱动或电动驱动方式起吊备胎。虽然液压驱动或电动驱动方式在操作上较为容易,但是必须配备多个附加设备,造成成本增加。而且采用液压驱动方式产生的漏油问题以及采用电驱动方式产生的蓄电池电力不足的问题时常出现,对备胎的升降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备胎支架升降装置,该备胎支架升降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能够省时又省力地升降备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备胎支架升降装置,该备胎支架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安装在车辆纵梁上;吊绳,该吊绳用于升降备胎;其中,所述备胎支架升降装置还包括气动执行件,该气动执行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与所述吊绳配合用以升降所述备胎。
优选地,所述气动执行件通过气管连接到气源,在所述气动执行件和所述气源之间设置有手动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气动执行件与气源之间的连通或断开。
优选地,在所述手动截止阀和所述气动执行件之间设置有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二位三通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和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分别安装在车辆两侧纵梁之间,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吊绳穿过该通孔后用以升降所述备胎。
优选地,所述气动执行件包括缸体和位于缸体中可移动的活塞杆,所述缸体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活塞杆的移动能够使所述吊绳升降。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车辆纵梁的延伸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备胎支架升降装置包括滑轮组件,该滑轮组件用于对所述吊绳进行导向。
优选地,所述滑轮组件包括顶轮和导向轮,所述顶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端部,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截面形状为L型或槽型。
优选地,所述备胎支架升降装置包括用于所述备胎的定位的吊具,所述吊绳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后与所述吊具连接。
优选地,所述吊具包括吊盘,在该吊盘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凸台,该凸台用以将所述备胎定位在所述吊具上。
本发明的备胎支架升降装置通过气动方式使备胎升降,以便将备胎安装在车辆纵梁下方或从车辆纵梁上取出备胎,不但省时又省力,而且安装备胎时定位精准,具有较高的安装效率,此外,还避免了使用液压驱动和电动驱动方式存在的漏油问题或蓄电池电量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备胎支架升降装置中备胎未升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备胎支架升降装置中备胎升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气动执行件的执行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备胎支架升降装置吊起备胎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备胎支架升降装置吊起备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备胎支架升降装置适用于各种需要配备备胎的车辆中,尤其适用于商用车辆或工程车辆中,具体可以安装在车辆的中部或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4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机视镜
- 下一篇:一种植物重茬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