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1872.0 | 申请日: | 201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谢燕俊;江耀诚;黄丽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感测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输入介面,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操作便利性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使用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中具有触控感测装置,能够让使用者透过手指或触控笔(stylus)执行输入的功能而完成资料传输。
触控面板中的触控感测装置通常由感测电极阵列构成。在触控感测装置的制造过程中,感测电极阵列在完成制作之后会进行烘烤步骤。然而,感测电极阵列在有氧环境下进行烘烤时,其片电阻(sheet resistance)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一旦电阻值超出理论值,将影响控制电路(未绘示)识别触摸点的位置,进而降低触控感测装置的灵敏度。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触控感测装置结构,其能够改善或避免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利用保护结构覆盖所有的感测电极,进而在进行高温烘烤期间隔绝氧气,以避免感测电极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或减轻其变化,而提升或维持触控感测装置的灵敏度。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感测装置,包括:复数个感测电极单元,以及一绝缘图案层,覆盖感测电极单元,且具有非对应感测电极单元的复数个开口。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触控感测装置之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复数个感测电极单元,以及形成一绝缘图案层,覆盖感测电极单元,且具有非对应感测电极单元的复数个开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保护结构,其可防止或减轻感测电极的电阻值在制造期间所发生的变异,进而提升或维持触控感测装置的灵敏度。再者,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可在不增加额外的制程步骤情形下,完成保护结构的制作。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触控感测装置之制造方法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C图中沿2-2’线之剖面示意图。
图3图为感测电极单元的片电阻值与不同烘烤条件的关系曲线图。
图中元件的标号依次为:
200-触控感测装置;
202-基板;
204-第一感测电极串列;
204a-第一感测电极单元;
204b-连接部;
206-第二感测电极串列;
206a-第二感测电极单元;
208-保护结构;
208a-绝缘岛;
208b-绝缘图案层;
209开口;
210-连接线;
212-连接点;
214-第一导线;
216-第二导线;
218-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之触控感测装置。然而,可轻易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制作及使用本发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照图1C及2,其中图1C系绘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之触控感测装置平面示意图,而图2系绘示出图1C中沿2-2’线之剖面示意图。触控感测装置200,例如一电容式触控感测装置,包括:复数个感测电极单元及一绝缘图案层208b,其中绝缘图案层208b覆盖感测电极单元且具有非对应感测电极单元的复数个开口209。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装置200更包括一基板202,而感测电极单元设置于基板202上,基板202可作为一上盖板,用以提供一触摸表面,让使用者能以手指、触控笔或尖笔等直接触碰。在一实施例中,基板202可包括透明材料,例如:玻璃、石英、或其他弹性或非弹性高分子透明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板202也可包括非透明材料。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感测电极单元可包括:复数个第一感测电极单元204a以及复数个第二感测电极单元206b。第一感测电极单元204a沿一第一方向排列,且通过复数个连接部204b彼此相连,构成复数个第一感测电极串列204,其中每一连接部204b由延伸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单元204a所形成。第二感测电极单元206a沿一第二方向排列,且通过复数个连接线210(绘示于第1C及2图)彼此相连,构成复数个第二感测电极串列206。
第一感测电极串列204及第二感测电极串列206设置于基板202的非触摸表面(其相对于触摸表面)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平行于图1C的垂直方向,而第二方向平行于图1C的水平方向,使每一第一感测电极串列204垂直于每一第二感测电极串列2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