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遇险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车载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9021.2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金;郑新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遇险 处理 方法 装置 车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辆遇险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车载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的日常交通工具已经拥有了12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也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车载系统作为汽车的辅助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用户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车辆的擦伤或碰撞、车辆故障甚至是比较严重的车祸等意外事件。意外事件发生时,乘客经常会因为突发事件的撞击力的惯性产生二次碰撞,这给乘客带来加大的伤害。为此目前的汽车中配置了气囊,气囊一般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旨在减轻汽车碰撞后,乘员因惯性发生二次碰撞时的伤害程度。当汽车与障碍物碰撞后,称为一次碰撞,乘员与车内构件发生碰撞,称为二次碰撞,气囊在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缓和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气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考公开号为CN 201347045Y的专利申请。
气囊作为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气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乘客的受伤害程度,但是汽车遇险之后,还是需要依靠外界的救援才能脱离困境。因此,如何监控车辆遇险后的状态并且能够及时有效的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成为目前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监控车辆遇险后的状态并且能够及时有效的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遇险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气囊爆炸信号,基于所述气囊爆炸信号分析所述气囊爆炸的原因;
获取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气囊爆炸的原因及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生成车辆遇险数据,启动语音呼叫,并上报所述车辆遇险数据。
可选的,所述气囊爆炸信号携带的信息包括爆炸的气囊的安装位置、爆炸的气囊数目和所述气囊的充气量。
可选的,所述气囊爆炸的原因包括车辆碰撞和/或车辆故障。
可选的,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气囊爆炸前所述车辆的车速、加速度、方向、所述车辆当前翻滚的角度、倾斜的角度、当前的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可选的,利用车载系统实现所述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在获取气囊爆炸信号后,检查车辆电源,控制所述车辆处于熄火状态,控制所述车辆的电瓶向所述车载系统供电。
可选的,所述启动语音呼叫包括利用预留的语音呼叫线路连接救援呼叫中心。
可选的,所述上报所述车辆遇险数据包括将所述车辆遇险数据上报至服务中心;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若所述救援呼叫中心被占用,则利用预留的语音呼叫线路连接所述服务中心,接收所述服务中心基于所述车辆遇险数据反馈的救援帮助信息。
可选的,所述上报所述车辆遇险数据包括:在接通所述救援呼叫中心后,将所述车辆遇险数据上报至所述救援呼叫中心。
可选的,所述启动语音呼叫包括利用预留的语音呼叫线路连接服务中心;所述上报所述车辆遇险数据包括将所述车辆遇险数据上报至服务中心。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车辆遇险的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以获取气囊爆炸信号;
分析单元,用以基于所述气囊爆炸信号分析所述气囊爆炸的原因;
第二获取单元,用以获取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
生成单元,用以基于所述气囊爆炸的原因及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生成车辆遇险数据;
呼叫单元,用以启动语音呼叫,并上报所述车辆遇险数据。
可选的,所述气囊爆炸信号携带的信息包括爆炸的气囊的安装位置、爆炸的气囊数目和所述气囊的充气量。
可选的,所述气囊爆炸的原因包括车辆碰撞和/或车辆故障。
可选的,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气囊爆炸前所述车辆的车速、加速度、方向、所述车辆当前翻滚的角度、倾斜的角度、当前的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可选的,所述车辆遇险的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以在获取气囊爆炸信号后,检查车辆电源,控制所述车辆处于熄火状态,控制所述车辆的电瓶向所述车载系统供电。
可选的,所述呼叫单元利用预留的语音呼叫线路连接救援呼叫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