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罩撑起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4860.5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王远宏;张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罩撑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中的发动机罩,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罩撑起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是汽车产品中的重要零部件,是供用户检查和维修动力系统的必要通道。故在使用方便性方面,要开关灵活、轻便、自如,在最大开度时能借助撑条或气压支撑杆限位,并且开度应足够,确保检查维修方便。
目前,很多发动机罩靠通过气压撑杆撑起,具体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为:气压撑杆6一端铰接连接于发动机前机舱上边梁上的气压撑杆铰接座5上(10为其铰接中心点),另一端铰接连接于发动机罩内板铰接座9。发动机罩抬起到一定高度时,通过气压撑杆6将其顶起并在最大开度时由气压撑杆限位。同时,需根据计算对气压撑杆6的两个铰接点中心位置进行确定。但受气压撑杆行程有限的影响,发动机罩内板铰接座9距发动机罩铰链旋转轴心11的距离一般较小,当发动机罩开启角度较大时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气压撑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动机罩撑起机构,只需要选用一种行程较小,即外形尺寸较小的气压撑杆就能实现增大发动机罩开启角度的功能,不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气压撑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结构:
一种发动机罩撑起机构,包括气压撑杆、气压撑杆铰接座,发动机罩内板铰接座,所述气压撑杆铰接座固定在前机舱上边梁上,气压撑杆的一端铰接在气压撑杆铰接座上,发动机罩内板铰接座设置在发动机罩内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罩撑起机构还包括连杆、曲柄和曲柄铰接座;所述连杆的一端和发动机罩内板铰接座铰接,连接发动机罩,另一端和曲柄的一端铰接,并在曲柄上设有对连杆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曲柄的另一端和曲柄铰接座铰接,曲柄铰接座固定在前机舱上边梁上,并位于发动机罩与前机舱的铰接点和气压撑杆铰接座之间;所述气压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中部铰接。
本发明是通过基于四连杆机构原理而形成以上技术方案,当发动机罩抬起时,气压撑杆推动连杆,再推动发动机罩开启。限位通过曲柄杆与连杆处的限位结构实现。通过四连杆机构将气压撑杆施力作用点改变,进而在气压撑杆行程较小的情况下,增大发动机罩的开启角度。
本结构可以避免因气压撑杆的行程较短而使发动机罩角度较小的问题,通过这种四连杆机构的设计用一种行程较小(即外形尺寸较小)的气压撑杆就可以实现增大发动机罩的开启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发动机罩撑起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罩撑起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罩撑起机构中的曲柄限位结构7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中:1发动机罩1,2发动机罩铰链,3连杆,4连杆,5气压撑杆铰接座,6气压撑杆,7限位结构,8气压撑杆与连杆的铰接点,9发动机罩内板铰接座,10气压撑杆和气压撑杆铰接座的铰接点,11发动机罩与前机舱的铰接点,12曲柄铰接座,13曲柄4与曲柄铰接座12的铰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发电机罩撑起机构包括连杆3、曲柄4、气压撑杆6、气压撑杆铰接座5、曲柄铰接座12、发动机罩内板铰接座9等。气压撑杆铰接座5和曲柄铰接座12固定在前机舱上边梁上,发动机罩内板铰接座9设置在发动机罩内板上。连杆3的一端和发动机罩内板铰接座9铰接,连接发动机罩,另一端和曲柄4的一端铰接。曲柄4的另一端和曲柄铰接座12铰接(10为铰接中心点)。气压撑杆6的一端铰接在气压撑杆铰接座5上,另一端与连杆3的中部铰接,其铰接点8位于连杆3的中部偏连杆与曲柄的铰接点方向。曲柄4与曲柄铰接座12铰接的铰接点13位于发动机罩与前机舱的铰接点11和气压撑杆与气压撑杆铰接座5铰接的铰接点10之间。
参见图3,在曲柄4上设有对连杆3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7,该限位结构是形成在曲柄4顶端的一个L形弯折部分,在连杆3转动到最大位置时,通过L形弯折部分的侧面与连杆3杆部侧面接触,进行限位。
安装方式:将发动机罩1与发动机罩铰链2安装连接好之后,将曲柄4、连杆3铰接安装好,再分别二者分别与发动机罩上的发动机罩内板铰接座9、前机舱上边梁上的曲柄铰接座12安装。然后将气压撑杆6两端与连杆3和前机舱上边梁的气压撑杆铰接座5铰接安装,即装配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出料的喂料仓
- 下一篇:洁牙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