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张板精密冷轧板厚测量系统的厚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0154.3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晨;杨荃;刘华强;梁治国;何飞;马粹;孙友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16 | 分类号: | B21B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张 精密 冷轧 测量 系统 厚度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械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张板精密冷轧 板厚测量系统的厚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冷轧生产中,较多地实现了张力成卷轧制,而对于钛合 金等特殊品种的轧制,由于单批次需求量小,或者由于变形抗力较大 弯曲困难,难以成卷轧制,较多地采用无张力单张板轧制。
然而,单张板精密轧制却具有较多的技术难点:
(1)单张板精密轧制规格灵活、单批次产量小,来料厚度与断面 形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单张板冷轧由于缺乏张力,使得变形抗力大,从而导致轧制 负荷大、相对变形率小,轧程多、轧制道次多;
(3)相对于成卷轧制,单张板冷轧由于单张板长度较短,缺乏在 线厚度、板形自动调节,板厚、板形质量的保证极为依赖设定模型精 度;
(4)单张板无张精密轧制厚度薄(冷轧厚度≤6mm,成品厚度 0.2~2.0mm),下游道次设定厚度误差可能与道次变形量达到同一量 级,板厚控制难度大;
综合以上特点可知,单张板精密冷轧变形抗力大,轧制道次多, 是板厚板形精度最难保证的冷轧生产方式,然而,在单张板冷轧中, 由于单张板长度较短,无法像张力成卷轧制那样实现在线厚度闭环控 制,而只能通过提高模型的厚度设定精度来保证成品厚度精度。
提高模型的厚度设定精度,必须解决两个主要环节,即获得准确 的厚度测量值与基于厚度测量值的厚度控制方法。
首先应解决厚度测量问题。目前的单张板冷轧,可以在专用的单 张板轧机上完成,也可以在板卷两用轧机上完成。二者的轧机本身没 有区别,均为四辊或六辊可逆轧机,主要在于机前、机后的辊道配置 与卷取机配置的差别。专用板轧机在单机架可逆轧机前后安装辊道, 实现单张板的运输与咬钢,板卷两用轧机既在轧机前后安装辊道,可 以实现单张板轧制,同时也在两侧安装转向辊与卷取机,可以实现成 卷轧制。
目前的专用单张板轧机,一般自动控制精度较低,很少安装测厚 仪,而专用带卷轧机,则较多地在轧机两侧安装X射线或γ射线测厚 仪,并配备高精度的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即AGC。板卷两用轧机, 实际是在带卷轧机基础上,安装辊道系统,增加了轧制单张板的功能。
对于专用单张板轧机,由于辊道的阻挡,测厚仪无法测得带钢厚 度;而对于板卷两用轧机,虽然在轧机两侧安装测厚仪,但由于辊道 的阻挡,在单张板轧制时无法测得板材厚度,而在带卷轧制时,移开 内机前辊道与内机后辊道,从而避免辊道阻挡,实现厚度测量。
本发明申请人在之前工作中,在轧机机前、机后设计了特殊的分 段辊道结构,实现了在单张板轧制时通过测厚仪对板厚的准确测量。 本发明将根据单张板冷轧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厚度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针对单张板冷轧厚度控制中 存在的无法实时闭环控制、厚度精度保证难等问题,开发了基于解析 模型与支持向量机统计模型相结合的具有参数自学习功能的板厚控 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张板精密冷轧板厚测量系统的厚度 控制方法。
单张板精密冷轧的厚度测量系统与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 示)包括以下三部分:
(1)执行机构与测量装置
(2)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
(3)过程控制系统
在特殊辊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X射线(或γ射线)测厚仪测量 得到的板带厚度信息,通过Profibus-DP网络传输到基础自动化级的 厚度控制PLC,厚度控制PLC用以完成辊缝闭环控制、压力闭环控 制两种压下闭环控制模式,即分别通过磁尺反馈信号与压头反馈信 号,实现厚度控制系统执行内环功能。
由于单张板长度短、轧制时间少,无法利用测厚仪获得的厚度反 馈值进行厚度闭环控制。因此,本发明提出如下控制方法:将厚度测 量值用于过程控制系统的板厚计算模型进行模型自学习,对材料变形 抗力与实际工况摩擦系数进行修正,通过提高板厚计算模型的精度, 来从根本上提高厚度控制精度。为找到模型计算误差的来源,分析各 因素对模型精度的影响,该控制方法采用解析模型与统计模型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建模,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该控制方法分为厚度设定计算与厚度自学习计算两部分内容,形 成厚度自学习控制方法,详细内容如下:
厚度设定计算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0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