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耳多糖的综合提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6114.1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伯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伯扬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C12S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5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耳 多糖 综合 提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具体涉及一种木耳多糖的综合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一、木耳
木耳,别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学名:Auriculariaor Wood ear)的食用菌,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木耳含木耳多糖,从子实体分离的一种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5000,由L-岩藻糖(fucose),L-阿拉伯糖(L-arabinose),D-木糖(D-xylose),D-甘露糖(D-mannose),D-葡萄糖(D-glucose),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等组成。菌丝体含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还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原维生素D2(provitamin D2),黑刺菌素(ustilaginoidin)。生长在棉子壳上的木耳含总氨基酸11.50%,蛋白质(protein)13.85%,脂质(lipid)0.60%,糖66.22%,纤维素1.68%,胡萝卜素(carotene)0.22mg/kg,维生素(vitamin)A 1.76u/g,维生素B1 0.88mg/kg,维生素B211.4mg/kg及各种无机元素:钾1.98%,钠0.055%,钙0.28%,镁0.23%,铁0.0017%,铜6.3×10-6,锌12×10-6,锰26×10-6,磷392mg%等。
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同时,它还有帮助消化纤维类物质功能,对无意中吃下的难以消化的头发、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异物有溶解与烊化作用,因此,它是矿山、化工和纺织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它对胆结石、肾结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等病的发生,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它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二、木耳多糖
木耳子实体含酸性粘多糖和葡聚糖,粘多糖由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等单糖组成,呈灰白色丝状。Sone等人从黑木耳子实体中分离到了水溶性的β-D-葡聚糖(葡聚糖I)、水不溶性的β-D-葡聚糖(葡聚糖II)和两种酸性杂多糖,并指出水溶性的葡聚糖I的主链由葡萄糖经(1→3)糖苷键连接而成,在主链上有2/3的葡萄糖残基在0-6位上被单个葡萄糖基取代,这种多羟基基团的存在使葡聚糖I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而水不溶性的葡聚糖II由一条(1→3)葡萄糖苷键的主链构成,其分支程度比水溶性葡聚糖要高,主链上3/4的葡萄糖残基有短链葡聚糖分支结构,葡聚糖II的这种复杂的多分支结构使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差。Sone等人分离得到的两种酸性杂多糖中的其中之一含有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葡萄糖醛酸,其摩尔比为1.0∶4.1∶1.3∶1.3,结构是一条甘露聚糖主链以(1→3)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在部分甘露糖的0-2和0-6位上连有D-木糖、D-甘露糖或D-葡萄糖醛酸。
目前,黑木耳多糖的组分及其结构已经研究得较为充分。
经研究发现,黑木耳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突变、抗溃疡、抗凝血、抗白细胞降低、降血脂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功效。同时还能够促进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抗衰老和防治多种老年性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伯扬,未经周伯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6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氟代离聚物组合物的纯化
- 下一篇:制备聚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