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锁正畸托槽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9320.X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T·I·奥达;A·罗德里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姆科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7/30 | 分类号: | A61C7/3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刘兴鹏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正畸托槽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用于将弓丝与牙齿结合的正畸托槽,包括:
托槽体,其适于安装于牙齿,并包括:
弓丝缝,适于接纳弓丝于其中,并具有基底表面和从基底表面延伸的两个相向的侧壁;
夹缝,横向于弓丝缝延伸穿过托槽体;
第一体部;和
第二体部,其相向于第一体部并由弓丝缝与其间隔开,第一体部和第二体部中的一个包括支撑表面,该支撑表面朝向弓丝缝;和
弹性结扎夹,其可滑动地接合于支撑表面和夹缝,弹性结扎夹具有从第三夹部基本以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夹部和第二夹部,弹性结扎夹相对于托槽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动,在所述打开位置,弓丝可插入弓丝缝中,在所述关闭位置,第一夹部相向于基底表面而第三夹部邻近支撑表面,弹性结扎夹被构造为在第一夹部从基底表面偏离时挠曲并在具有支撑表面的体部上接触托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托槽,其中第一夹部包括自由端部,托槽体构造为在不接触自由端部的状态下限制第一夹部从基底表面的偏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托槽,其中弹性结扎夹构造为通过在与第一夹部从基底表面偏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挠曲来接触托槽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托槽,其中托槽体还包括近中-远中桥,其至少部分地覆盖支撑表面,以及第一夹部构造为在第一夹部从基底表面偏离时接触近中-远中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托槽,其中托槽体还包括夹止挡表面,其从具有支撑表面的体部延伸,第一夹部和第三夹部中的一个还包括肩部,其构造为在弹性结扎夹处于关闭位置时与夹止挡表面呈接近接触关系,以及在第一夹部从基底表面偏离时接触夹止挡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托槽,其中托槽体还包括近中-远中桥,其至少部分地覆盖支撑表面,第一夹部构造为在第一夹部从基底表面偏离时接触近中-远中桥以形成支点,由此第一夹部额外偏离于基底表面引起第一夹部偏离的阻力增大。
7.一种用于将弓丝与牙齿结合的正畸托槽,包括:
托槽体,其适于安装于牙齿,并包括适于接纳弓丝于其中的弓丝缝,以及横向于弓丝缝延伸穿过托槽体的夹缝;
弹性结扎夹,其可滑动地接合于托槽体,以及具有从第三夹部基本以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夹部和第二夹部,该弹性结扎夹相对于托槽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动,在所述打开位置,弓丝可插入弓丝缝中,在所述关闭位置,第一夹部覆盖弓丝缝而第二夹部处于夹缝中;和,
固定机构,构造为将弹性结扎夹固定在关闭位置,固定结构包括锁定构件和接纳构件,锁定构件形成了托槽体或第二夹部中一个的一部分,接纳构件形成了托槽体或第二夹部中另一个的一部分,在弹性结扎夹从关闭位置移向打开位置时,锁定构件和接纳构件构造为配合以在其间形成干涉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畸托槽,其中锁定构件包括实质上垂直于第二支腿的第一支腿,第一支腿构造为在弹性结扎夹移到关闭位置时挠曲,而其中,第二支腿构造为在弹性结扎夹从关闭位置移向打开位置时与接纳构件形成干涉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畸托槽,其中第二支腿位于与第二夹部实质上相同的平面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畸托槽,其中弹性结扎夹还包括对齐构件,其构造为引导弹性结扎夹从打开位置运动至关闭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畸托槽,其中锁定构件在第二夹部的平面内挠曲。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畸托槽,其中锁定构件联接第二夹部,而接纳构件联接托槽体。
13.一种用在制造正畸托槽中的成型未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大量可烧结微粒和粘结剂的未烧结体,该未烧结体接近用于正畸托槽的衬垫的形状;
使用能量流从衬垫上移除部分可烧结微粒,以产生多个柱体;和,
变形多个柱体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在变形柱体上产生底切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变形柱体包括通过撞击柱体来减小柱体的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移除部分可烧结微粒产生比柱体小的微观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姆科公司,未经奥姆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3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保护膜形成用膜及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交流手电钻调速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