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充插座与扩充卡的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9334.3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朱炳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3 | 分类号: | H01R12/73;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充 插座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充插座,特别是一种可快速锁固扩充卡的扩充插座与扩充卡的组合。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或服务器等电子装置已有显著的进步,而这些电子装置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因为每位使用者对电子装置的功能皆有其特定需求,因此为了让电子装置能够具有客制化功能,电子装置通常设置有多个扩充插座,让使用者插设所需的扩充卡。例如,当使用者对画质有进一步的需求时,则可将显示卡安装于扩充插座中。当使用者对音质有进一步的需求时,则可将声卡安装于扩充插座中。
然而,在将扩充卡插入扩充插座后,现有技术的作法是用多个螺丝分别将扩充卡锁合于扩充插座上。然而,用螺丝锁合的方法虽然可以将适配卡牢牢地锁在机壳上。但使用此方法的使用者需另外拿螺丝起子一圈一圈地将螺丝锁合于扩充插座,因此,使用者需额外花费许多时间在锁合扩充卡。
另外,研发人员在测试扩充卡功能时,可能需要很频繁地插拔与锁固扩充卡,故需要测试扩充卡时研发人员一样需要拿着螺丝起子一圈一圈地将螺丝锁合上去,而测试结束时,再拿着螺丝起子一圈一圈地将螺丝拆除,如此一来,势必会浪费不少时间。因此,如何能让扩充卡能够被快速地且稳固地被固定于扩充插座上就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扩充插座与扩充卡的组合,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扩充卡无法被快速地固定于扩充插座上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充插座与扩充卡的组合,其包含一电路板、一扩充插槽、一扩充卡及一卡合构件。其中,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结合孔以及一第二结合孔,第一结合孔与第二结合孔各具有一释放段及一卡扣段。扩充插槽电性连接电路板,第一结合孔与第二结合孔位于扩充插槽的同侧,且第一结合孔位于扩充插槽与第二结合孔间。扩充卡插接于扩充插槽,且扩充卡具有一固定孔,固定孔具有一释放段及一卡扣段。卡合构件具有一枢轴及间隔排列并凸设于枢轴的多个卡扣件,各卡扣件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结合孔及固定孔或第二结合孔及固定孔而具有一卡扣位置及一释放位置。
其中同一孔的释放段至释放段相对的一侧的距离大于同一孔的卡扣段至卡扣段相对的一侧的距离,而于卡扣位置时,每一卡扣件位于对应的卡扣段并与卡扣段相扣合,于释放位置时,每一卡扣件位于对应的释放段。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扩充插座,适于插接一扩充卡,扩充卡具有一固定孔,其包含一电路板、一扩充插槽及一卡合构件。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结合孔以及一第二结合孔,第一结合孔与第二结合孔各具有一释放段及一卡扣段。扩充插槽电性连接电路板,第一结合孔与第二结合孔位于电性插槽的同侧,且第一结合位于扩充插槽与第二结合件间。卡合构件具有一枢轴及间隔排列并凸设于枢轴的多个卡扣件,各卡扣件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结合孔或第二结合孔而具有一卡扣位置及一释放位置。
其中同一孔的释放段至释放段相对的一侧的距离大于同一孔的卡扣段至卡扣段相对的一侧的距离,而于卡扣位置时,每一卡扣件卡合于对应的卡扣段,于释放位置时,每一卡扣件位于对应的释放段。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扩充插座与扩充卡,利用结合孔及锁孔来达到电路板与扩充卡锁固,而因结合孔于同一平面上具有一释放段与卡扣段,因此固定扩充卡时不用转超过一圈即可达成卡扣效果,解除卡扣效果亦不用转超过一圈。因此可快速地将扩充卡锁合于扩充插座上。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扩充插座与扩充卡的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A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结合孔的平面示意图;
图3B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结合孔的平面示意图;
图3C为第四实施例的第一结合孔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第三实施例的卡合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与图6为图1的卡合构件的释放示意图;
图7为第一实施例的扩充卡为长卡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第一实施例的扩充卡为短卡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扩充插座与扩充卡的组合
100电路板
110第一结合孔
111释放段
112卡扣段
113止挡部
120第二结合孔
121释放段
122卡扣段
123止挡部
130第一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