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R铜锭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04489.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5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蔡吉林;侯军海;彭秀华;陈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6 | 分类号: | C22C1/06;C22C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623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r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暖卫浴零部件及器材用的铜合金,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DR铜锭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铅黄铜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性能、极好的切削性能和自润滑等特点,能满足各种形状零部件的铸造、锻造、机加工、抛光等工艺,因此铅黄铜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讯、家电、航天航空、汽车、五金装饰、船舶制造以及卫浴水暖等行业。但普通的铅黄铜易因腐蚀而导致失效,且溶出的铅和锌,其中铅是一种有害元素,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具体比如:损伤大脑中枢以及周围的神经系统;破坏造血系统,阻碍血红素的合成,导致贫血;影响消化系统功能;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等。
另外,欧盟、澳洲、日本已明确规定在2006年以后,进入这些国家的卫浴铜制品必须采用耐腐蚀、抗脱锌铜材,即抗脱锌腐蚀铜合金(Dezincification resistance of copper alloys,简称DR铜),并以法律形式加以约束。但是虽然世界范围内的80%的卫浴洁具生产基地在中国,但是上述铜材却都大部分均依赖进口,大大降低了卫浴行业的实际利润。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当前国内DR铜制备方法不完善的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R铜锭的制备方法,从而可以制备出一种耐腐蚀、防脱锌并具有优良铸造性能的DR铜锭。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DR铜锭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将41-43重量份的紫铜原料投入工频熔铜炉中,开工业电压高压380V,升温至紫铜原料完全熔化,得到铜液;
B、在上述铜液中首次加入0.04-0.07重量份的铜清渣精炼剂,均匀覆盖铜液表面,并投入27-30重量份且含铜量为59~61%的熟黄铜,搅拌;
C、再加入0.6-1.3重量份的铅、0.4-0.65重量份的铝、0.01-0.05重量份的Cu-10%Mg合金、26-30重量份的锌锭,压入铜液内部使之熔化并水平搅拌5-10min;
D、加入0.6-1.2重量份的Cu-20%As合金,压入炉底,待熔化后水平搅拌3-5min;
E、再加入0.04-0.07重量份的铜清渣精炼剂,将此铜清渣精炼剂压入铜液,连续搅拌精炼10min-15min;
F、炉前取样测定铜液的化学成分,在测定成分期间,工频熔铜炉暂停工业电压高压380V,开工业电压低压180V,进行打渣;
G、根据成分测试结果,调整成分,重开工业电压高压380V,搅拌至原料完全熔化,升温至喷火,保持3-5min;
H、然后加入0.01-0.015重量份的高效环保黄铜晶粒细化剂,搅拌精炼4-6min,工频熔铜炉保持工业电压高压380V至铜液喷火两次;
I、换开工业电压低压180V,浇铸流动性杯状试样检测铜液流动性,浇铸铜锭试样进行抛光,检测表面杂质含量与分布,若存在检验不合格项,先打渣,再加入0.04-0.07重量份的铜合金清渣精炼剂喷火精炼一遍;
J、检验完全合格后,停电静置8min-10min,让密度大于铜液密度的杂质点下沉,密度小于铜液密度的杂质点上浮,达到精炼的效果;
K、工频熔铜炉开工业电压低压250V进行保温,经打渣后,于970℃-1000℃进行浇铸,冷却后便得到DR铜锭。
进一步,上述各种原料都是干燥的原料,以防止水渍进入工频熔铜炉内,铜液溅出伤人或生产的铜锭产生气孔。
进一步,上述紫铜原料中的铁杂质含量小于0.1%(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该喷火是指温度位于1060℃~1100℃之间。
采用上述步骤后,本发明涉及一种DR铜锭的制备方法,其严格控制各种原料的添加顺序,从而能避免有效成分烧损与环境污染,并实现了成分易控;另外通过添加了熟黄铜,从而有利于减少熔体中的杂质,提高铸锭冶金质量;另外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步骤,能使制备出来的DR铜锭具有优良的抗失锌和耐腐蚀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切削性能和抛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A、将41.5重量份的紫铜原料投入工频熔铜炉中,开工业电压高压380V,升温至紫铜原料完全熔化,得到铜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