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制冷红外探测系统像素阵列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2464.4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时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7/146 | 分类号: | H01L27/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红外 探测 系统 像素 阵列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非制冷红外探测系统的像素阵列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侦察和检测(特别针对8~15微米大气透过率高的波段)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与价格昂贵的低温工作的红外探测系统相比,非制冷红外探测系统由于其较低的成本、较小的体积,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目前,基于非晶硅、氧化钒等材料热阻特性的红外探测芯片已经商业化。同时,采用光学读出方式的微机械红外成像阵列则是其有力的竞争者。由于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为全光系统,可以在室温下工作,与量子型红外探测器相比,无需笨重的制冷设备;与传统的热释电或多晶硅非制冷红外成像仪相比,无需复杂的读取电路。采用Fabry-Perot(F-P)腔阵列作为核心结构,利用多光束干涉原理读取红外信号,不仅可使系统的结构紧凑简洁、探测灵敏度较高,而且易于大规模集成。该类系统的一个典型结构为 “红外摄像机系统”的专利文件(申请号:200480027494.7),其包含热可调谐滤波器像素阵列、近红外光源和近红外检测器阵列。其中像素阵列的制造是其中的核心,制作过程需要引入牺牲层,这样使得制作工序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不利于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探测系统像素点的制造方法,通过引入键合工艺,在实现像素点之间热隔离的同时,避开使用牺牲层,制造工艺简单可靠,更有利于技术的推广普及。
这种非制冷红外探测系统像素阵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SOI的顶层表面通过光刻结合刻蚀工艺将顶层材料刻穿至到达SOI的埋层材料,在所述SOI的埋层表面形成若干个独立的热隔离柱;
步骤二:将所述步骤一中形成的热隔离柱与衬底键合;
步骤三:去除SOI的底层材料,露出SOI的埋层底面;
步骤四:采用光刻结合刻蚀工艺,对所述步骤三中非热隔离柱区域对应的SOI的埋层进行刻蚀至刻穿,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像素点;
步骤五:采用电子束蒸镀方法,在所述步骤四的像素点表面制备可调谐热光带通滤波器,获得目标产品。
其中,SOI为一种称为“绝缘体上的硅”的商品化材料,其由三层材料构成:顶层、埋层、底层。所述SOI顶层材料为晶体硅、埋层材料为二氧化硅、底层材料为晶体硅。
为了保证制作的像素阵列的质量,需要设置一些特定的参数:所述的SOI的埋层材料厚度大于1μm;所述热隔离柱的横截面积不超过所述像素点横截面积的十分之一。
所述步骤二中的键合方式采用但不限于阳极键合、AuSn键合、AuAu键合和CuSn键合中的一种。可依据所选择的衬底材料以及工艺成本、强度要求等选择合适的键合方式。
所述步骤三中去除方法为等离子体干法刻蚀或化学湿法刻蚀法。由于埋层材料与顶、底层材料的刻蚀速率不同,埋层材料可作为选择停止刻蚀层。
所述可调谐热光带通滤波器为Fabry-Perot腔结构,包括两反射镜以及夹在两反射镜中的腔体。
其中,所述反射镜由厚度为1/4光学波长的硅、二氧化硅交替生长构成,所述腔体为厚度是1/2光学波长的非晶硅。非晶硅具有高热光系数,可实现高效热光调谐。
衬底材料一般选取对系统中采用的近红外检测光透明的材料,本发明中所述衬底为玻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的红外探测系统的像素阵列制作方法相比,本发明制造工艺不需要引入牺牲层,而是在SOI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键合工艺,实现像素之间热隔离,制造工艺更为简单可靠,有利于该技术的普通推广。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SOI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热隔离柱形成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热隔离住与衬底键合示意图。
图1d为本发明实施例去除SOI底层材料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e为本发明实施例像素点结构示意图。
图1f为本发明实施例像素点阵列示意图。
图1g为本发明实施例可调谐热光带通滤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单个像素点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的这种非制冷红外探测系统像素阵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4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的高效低成本使用方法
- 下一篇:商业银行积分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