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5061.1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1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鲁红;马哲旺;杨在峰;熊晗;翟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陷波 特性 宽带 滤波器 | ||
1.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包括正面部分的金属微带线、反面部分的金属镀层(8)和中间层的介质板(9),所述中间层的介质板(9)具有两个SMA接头,所述SMA接头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1、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带线由四分之一波长的梳状耦合微带线(2)和半波长的微带线(4)间隔连接形成直线型级联微带线结构,所述半波长的微带线(4)带有微带缝隙(3),所述直线型级联微带线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两段梳状耦合微带线(2),所述直线型级联微带线结构的馈入和馈出电磁信号的两端分别为两个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的外端均匀传输部,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的内端均匀传输部与所述半波长的微带线(4)的端部电性连接,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的外端均匀传输部和内端均匀传输部皆为非耦合部位,两个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的外端均匀传输部分别与输入输出接口(1、5)电性连接,两个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的外端均匀传输部还分别与两段四分之一波长短路枝节(7)电性连接,所述短路枝节(7)与所述直线型级联微带线结构并联,即所述四分之一波长短路枝节(7)的自由端与所述反面部分的金属镀层(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带线由两段梳状耦合微带线(2)、一段半波长微带线(4)和两段短路枝节(7)组成,所述半波长微带线(4)位于中间,两段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半波长微带线(4)的两侧,两段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和一段所述半波长微带线(4)形成简短式的直线型级联微带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由四段相同的微带线通过相同的间隙四线交插耦合形成,其中的两段不相邻的微带线通过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内端均匀传输部与所述半波长的微带线(4)两端电性连接,另两段相邻的微带线与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的外端均匀传输部电性连接,与所述半波长的微带线(4)连接的两段相邻的微带线插入另外两段不相邻的微带线所形成的空隙中,形成一组四线交插的梳状耦合微带线(2)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波长微带线(4)包括一个具有内部空隙的闭环微带线,在所述内部空隙中引出一段与所述闭环微带线电连接的指形开放式微带线,所述指形开放式微带线与所述闭环微带线之间形成宽度均匀的U形的微带缝隙(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分之一波长短路枝节(7)与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的四条互相平行的均匀微带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介质板(9)具有两个金属化通孔(6),所述金属化通孔(6)使所述短路枝节(7)的自由端与所述反面部分的金属镀层(8)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枝节(7)的自由端与一个金属连接部电连接,所述金属连接部直接通过所述金属化通孔(6)与所述反面部分的金属镀层(8)电性连接,使所述短路枝节(7)与所述金属镀层(8)实现间接电性连接,所述金属连接部具有一个与所述金属化通孔(6)尺寸相同、位置对应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左右位置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短路枝节(7)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左右位置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的主要材质参数和具体尺寸如下:
所述中间层的介质板9为介电常数 =9.8的介质板,该介质板厚度h =1.27mm,金属化通孔6为打孔后内壁覆导电金属;
所述梳状耦合微带线(2)的四线交插耦合微带线的长度皆为L3=4.4mm,其宽度皆为W1=0.1mm,相邻的耦合微带线的间隙宽度G=0.1mm;
所述半波长的微带线(4)的总长度L4=8.4mm,其总宽度W5=1.7mm,其内部空隙长度L5=5.9mm,其内部空隙宽度W2=0.2mm,其指形开放式微带线的开放端与所述半波长的微带线(4)的闭环微带线的距离W4=0.6mm;
所述短路枝节(7)的长度L1=4.4mm,其宽度W3=0.3mm;
所述金属化通孔(6)的半径R=0.92mm;
所述金属连接部沿所述短路枝节(7)延伸方向的长度为L2=1.3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50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极化全向印刷滤波天线
- 下一篇:双撑涨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