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9809.7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树华;葛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树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7/02;A61K33/06;A61K33/3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5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烫伤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病人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烫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意外创伤,历来是难以治疗的疑难病症,烧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第一度:因血管麻痹而充血;第二度:形成充满血清的烧伤水疱;第三度:组织坏死;第四度:组织的炭化。烧伤时可见血液中的乳酸量增加,动静脉血的pH值降低,随着组织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加重,缺氧血症也严重。
不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中医中药治疗烧伤的方法或处方,一般都停留在秘方阶段,并未形成切实的药品产品,很容易使传统的秘方失传而使我们中华医药的宝贵财富流失,本发明人针对上述情况,潜心研究中医中药治疗烧伤的机理。中医关于烧伤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烧伤亦称火烧疮、汤泼火烧、汤火伤。轻浅者通常不影响内脏功能,仅在局部出现红晕,起疱,或腐烂;重者损害面积大而深,产生火盛伤阴,热毒炽甚,耗伤体内阴液。甚则热毒内攻,或气血两虚等全身症状,临床可见口渴,发热,便秘,小便不利甚或烦躁不宁,神昏谵语。治疗轻者只需外治,用地榆、大黄等量,冰片少许研末,香油调敷。重者宜辨证施治,清热解毒,凉营熄风,或固气养阴,回阳救逆,多选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羚羊钩藤汤或生脉散、参附汤等加味,若病程日久,耗伤气血者,则宜补气养血,可用八珍汤加味。外治方法包括清洗疮面,水泡处理,清除焦痂或植皮等项,亦可将上述药膏涂敷疮面,严重者应及时进行中西医抢救治疗。
目前,多数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部分药物在治疗烧伤烫伤时需要的周期较长,或治疗后仍存在疤痕的现象,或每天需要的用药量次数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另外就是有的药物在治疗烧伤烫伤时,患者不能在室外走动,限制了患者的活动量,抑或在药物中加入过多的化学成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潜在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发明人结合祖传秘方根据前人经验及自己多年的医疗实践,通过对传统中药的研究,并结合辩证论证,多方收集众家之长,以中医外治为主,寻求最佳治疗方案,采用纯天然中草药原料,结合传统中医技术精心配制成本发明的治疗烧伤的药物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不仅对烧伤烫伤处治愈周期短,1度烧伤或烫伤4到6天可痊愈,2度烧伤或烫伤8-12天可痊愈,3度烧伤或烫伤18-30天即可,患者只需要一天换1-2次药即可,为患者带来方便,另外,该组合物治愈率达10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作而成:
野牡丹20-25份、黄连20-25份、虎杖12-25份、白芷8-12份、藏红花6-7份、紫草10-15份、白背叶10-12份、金银花12-15份、黄芩25-30份、当归20-30份、没药12-15份、乌梅6-8份、苍术3-5份、五倍子10-12份、白芨10-12份、炉甘石10-12份、三七1-3份、寒水石8-12份、防风5-8份、丁香25-30份、乳香8-12份、地榆8-10份。
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
野牡丹20份、黄连20份、虎杖15份、白芷8份、藏红花7份、紫草10份、白背叶10份、金银花15份、黄芩25份、当归20份、没药12份、乌梅7份、苍术5份、五倍子10份、白芨10份、炉甘石12份、三七3份、寒水石10份、防风8份、丁香25份、乳香10份、地榆10份。
方解:
1、野牡丹;性味:甘、酸、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散瘀止血。根: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肝炎,衄血,便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叶: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2、黄连:药性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大解毒;
3、虎杖:药性微苦,微寒。归脾、胆、肺经;功效: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4、白芷:药性辛、温。归脾、胃、大肠经;功效:解毒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5、藏红花:性味甘平,归经入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6、紫草:药性甘、咸、寒。归心、肝经;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树华,未经韩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9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社会身份环境中的即时通讯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液晶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