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3524.2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7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5/065 | 分类号: | 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徐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伏 地形 调整 履带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特别是关于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履带侧倾斜角度的履带型车辆;更特别是关于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远程监控车辆。
背景技术
习用履带型车辆,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17070号的“联合收获机左右侧履带行走装置的自动倾斜角控制方式”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收获机左右侧履带行走装置。该收获机左右侧履带行走装置设有:可升降驱动自如地被安装于行走机体左右的一对履带行走装置、用以将该履带行走装置的最接近位置予以检出的左右下限限制开关、使该履带行走装置之一位于最接近位置的状态下,使另一该履带行走装置能升降驱动的摇动控制手段。
另一习用履带型车辆,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13951号的“不限地形车辆用履带构件的改良”发明专利,其揭示一种不限地形车辆用履带构件。该不限地形车辆具有:以驱动方式连接于该车辆的第一对车轮,该第一对车轮上安装有第一对不限地形低压轮胎;该车辆具有第一及第二附设装置;该履带构件具有:一T型设有轮轴安装装置结构,该T型结构附连有第三及第四附设装置;第二对车轮,安装在轮轴上,该轮轴安装于该轮轴安装装置,该第二对车轮安装有第二不限地形低压轮胎,其安置于该第一对车轮的后面;该第一附设装置藉第一连接装置连接于该第三附设装置,而该第二附设装置藉第二连接装置连接于该第四附设装置;一对履带装置安装在该第一对不限地形低压轮胎上,并向后延伸且环绕该第二不限地形低压轮胎,该履带装置的外表面具有牵引杆。
另一习用履带型车辆,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002598号的“履带式载台”发明专利申请案,其揭示一种用于不同地形的履带式载台。该履带式载台包括:一车体部、二动力装置、二对应传动装置、一遥控装置、二第一、第二辅助轮组、二对应履带、及由一套体、一弹性组件、一推动块及一顶压杆所组成的伸缩装置。其中车体部可自由设计形体,且于车体部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二动力装置设于容置空间内,二对应传动装置各耦接于动力装置,用以提供车体部作动来源,遥控装置设于该车体部另一端,在其一侧设有可与外接电性连结的电源供应部,二第一、第二辅助轮组设置在该车体部底部两侧,而第二辅助轮组一端锁设有被动轮组并与传动装置分别设置在车体部前、后端,二履带各套设在传动装置外及将被动轮组与第一、第二辅助轮组环设在内,并藉由各自伸缩装置枢接于第二辅助轮组,由伸缩装置提供距离调整,使车体部两侧的履带行经至突出障碍物或梯形爬坡或镂空地形时,该被动轮组前移并顶推伸缩装置前进。此时,利于二履带可视不同凹、凸地形而呈凸伸或凹曲现象。
前述专利公告第117070号、专利公告第113951号及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案第201002598号仅为本发明技术背景的参考及说明目前技术发展状态而已,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虽然前述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及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案已揭示各种相关履带式车辆技术,但前述各种履带式车辆并未提供调整履带侧倾斜角度的技术,以适用于行驶通过各种侧倾斜角度的地形。因此,习用履带式车辆相关技术必然存在进一步提供如何调整履带侧倾斜角度的需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其提供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其在一第一履带装置及一第二履带装置之间设置一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再利用一中央控制单元控制一第一驱动组件及一第二驱动组件,以便独立驱动一第一履带装置及一第二履带装置,以解决随伏地形变化不易调整车辆侧倾斜角度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随起伏地形调整的履带型车辆,包含:
一第一侧车体,其具有一第一履带装置;
一第二侧车体,其具有一第二履带装置,该第二侧车体侧向对应于该第一侧车体;
一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其枢接于该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之间;及
一驱动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侧车体或第二侧车体,以便该驱动单元驱动该第一履带装置及第二履带装置;
其中在该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之间利用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随起伏地形进行调整倾斜角度,如此该第一履带装置及第二履带装置以调整倾斜角度方式通过高低起伏地形。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包含一铰链装置,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该倾斜角度调整装置包含一调节杆装置,其用以辅助该第一侧车体及第二侧车体调整相对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未经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3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