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星模拟器及星敏感器地面标定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6960.0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玉;付芸;苏拾;王凌云;孙高飞;杨孟飞;王大轶;郝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器 敏感 地面 标定 设备 | ||
1.一种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照明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模拟开关模块、发光模块、星图靶标入射板和靶标;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用以指示星点位置的星位指示信号和用以指示星点亮度的星等指示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和星等模拟信号,并输出;
所述模拟开关模块包括多个模拟通路,所述模拟开关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选择一个所述模拟通路,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星等模拟信号通过选择的所述模拟通路输出;
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多个放大及电流驱动电路,和多个LED,所述放大及电流驱动电路与所述LED一一对应相连,所述放大及电流驱动电路与所述模拟开关的模拟通路一一对应相连,所述放大及电流驱动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星等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和电压-电流变换处理,产生电流输出信号,以驱动所述LED发光;
所述多个LED阵列式设置在所述星图靶标入射板上;
所述靶标上穿设有多个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LED对应设置;
光学系统,包括第一负透镜、第一正透镜、第二正透镜和第二负透镜,所述第一负透镜、所述第一正透镜、所述第二正透镜和所述第二负透镜依次设置在同一水平光路的光轴上,所述照明系统发出的光经过所述第一负透镜、所述第一正透镜、所述第二正透镜和所述第二负透镜后平行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滤光片,设置在所述照明系统和所述光学系统之间,用于将所述照明系统发出的光进行滤光处理;
衰减片,设置在所述滤光片和所述光学系统之间,用于将从所述滤光片射出的光进行衰减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
第一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二负透镜的后面,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负透镜射出的平行光原路反射,所述平行光对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入射角为0度;
第一分光棱镜,设置在所述照明系统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所述分光棱镜用于将从所述照明系统发出的光透射给所述第一镜片,以及将从所述第一镜片射出的光进行分光处理,形成第一子光束;
第一读数显微镜,用于对所述第一子光束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
第二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照明系统发出的光反射给所述第一镜片,所述照明系统发出的光对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入射角为10度;
第三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四镜片的后面,所述第三反射镜用于将从所述第四镜片射出的平行光原路反射,所述平行光对所述第三反射镜的入射角为0度;
第二分光棱镜,设置在所述照明系统与所述第二反射镜之间,且设置在所述照明系统的光路上,所述第二分光棱镜用于将所述照明系统发出的光透射给所述第二反射镜,以及将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回来的光进行分光处理,形成第二子光束;
第二读数显微镜,用于对所述第二子光束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用于指示星点位置的星位指示信号和用于指示星点亮度的星等指示信号产生星等数字信号和控制信号,并输出;
数模转换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将所述星等数字信号经过模拟转换为星等模拟信号,并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模块为多个,且所述发光模块具有使能端;
相应地,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地址译码器,所述地址译码器具有地址信号输入端和多个片选信号输出端,所述地址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所述片选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光模块的使能端一一对应相连,所述地址译码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产生片选信号,并通过所述片选信号输出端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的数量为121个,所述星图靶标入射板上相应穿设121个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的前端与所述星图靶标入射板上设置的第一孔口相连通,所述安装位的后端与设有所述星图靶标入射板上设置的第二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孔口的直径为1毫米,所述第二孔口的直径为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长春理工大学;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9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顶底板移近量传感器
- 下一篇:床垫缝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