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孢替唑钠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2673.2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6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荣;可钰;刘宏民;季聪慧;蒋腾飞;杨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501/36 | 分类号: | C07D501/36;C07D501/04;C07D50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孢 替唑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头孢替唑钠药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头孢替唑钠,英文名称Ceftezole Sodium,分子量为461.9963,分子式为C13H11N8NaO4S3,化学名称为(6R,7R)-3-{[(1,3,4-噻二唑-2-基)硫]甲基}-7-[(1H-四氮唑-1-基) 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其结构式如下:
头孢替唑钠为第一代注射用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到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皆比较敏感。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如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作用比较优良,对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部分吲哚阳性变形杆菌也有抗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败血症、腹膜炎、尿路感染及其手术后或外伤引起的感染。
头孢替唑钠是由日本藤泽公司开发,1978年以商品名“Falomesin”上市。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临床用量日益增大,改进其合成工艺线,降低生产成本,将有利于工业生产。
《新编药物合成手册》( 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中报道了一种头孢替唑钠的合成方法,以7-ACA为起始原料,与1H-四氮唑乙酸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作用下反应生成7-位氨基酰化物,再与2-巯基-1,3,4-噻二唑反应生产头孢替唑酸,该方法比较简单,但总收率较低,仅有18.3%。
专利申请CN101229129A公开了一种上述类似的方法,但是要求原料1H-四氮唑乙酸与DCC和7-ACA的比为1.4~1.7:1~1.3:1,原料用量较大,以二甲亚砜、乙酸乙酯、三乙胺为溶剂,酰化收率只有72.8%,总收率有所提高,为55.0%。
专利申请CN1803803A公开了一种制备头孢替唑3-位中间体的方法,用7-ACA与2-巯基-1,3,4-噻二唑在一种溶媒络合物中进行反应,所述溶媒络合物为乙腈、甲酸等同三氟化硼的络合物。该方法使用了价格昂贵且高污染的三氟化硼,提高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三废处理的难度。
专利申请JP 56053684A公开了以7-ACA的氨基酰化物为原料,先与2-巯基苯并咪唑生成硫醚,然后同2-巯基-1,3,4-噻二唑进行硫醚烃基的取代反应生成头孢替唑。该方法引入了与2-巯基苯并咪唑生成硫醚的反应,增加了反应步骤,提高了生产成本。
专利申请CN101544659A公开了一种制备头孢替唑的方法,以硼酸为催化剂,用7-ACA与2-巯基-1,3,4-噻二唑在水中进行反应,较高收率地得到了3-位的中间体,但是应用了大量的2-巯基-1,3,4-噻二唑和硼酸,然后与1H-四氮唑乙酰氯反应制备头孢替唑酸,酰化收率低,总收率为38%。
专利申请CN101735250A公开了一种制备头孢替唑钠的方法,即四氮唑乙酸与2-巯基-1,3,4-噻二唑缩合生成四氮唑乙酸-1,3,4-噻二唑-2-硫酯,与7-氨基头孢烷酸反应生成头孢替唑钠,该方法在合成四氮唑乙酸-1,3,4-噻二唑-2-硫酯使用了价格昂贵的试剂氯甲酸异丙酯和N-甲基哌啶,在7-氨基头孢烷酸反应生成头孢替唑钠的反应中使用了氮气,增加了生产成本。
现有技术中合成头孢替唑钠的方法,普遍存在收率低,产物色级差及工业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工艺的难度造成了医院制剂价格的昂贵,给用药者造成了经济负担,且合成过程中使用了污染性强的化学试剂,对环境破坏较大。目前急需对其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绿色环保、收率较高、能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的头孢替唑钠的合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头孢替唑钠的结构式如(Ⅰ)所示:
其合成路线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2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温炉缺相保护控制系统
- 下一篇:微波加热煅烧糖厂滤泥生产石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