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跟踪人眼位置的裸眼三维显示方法及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668.X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廖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H04N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跟踪 位置 裸眼 三维 显示 方法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眼三维显示的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三维显示是当前一项热门的技术,而裸眼三维显示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在现有的裸眼三维显示技术中,柱状透镜式立体三维显示技术较为成熟,但是该技术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用户在观看三维图像时,视角有限,一旦用户的观看位置偏离有效观看区域则无法观看到三维图像,这样大大影响了用户体验,也限制了该技术在市场上进一步发展空间。所以如何增加柱状透镜式立体三维显示时用户的可视角度,是一项十分有挑战性并且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柱状透镜屏式立体三维图像,由于柱状透镜的折射作用,使得左、右眼分别仅能观看到A、B放映机的相应图像,从而产生出立体感。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精密加工、塑料材料、照相及印刷工艺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柱状透镜屏式立体三维图像技术达到实用化程度。此种立体三维图像对屏面大小并无限制,画面明亮,观看简便,但对屏面与柱状透镜的配准位置要求较高,图像的清晰度亦受到柱状透镜屏密度的限制。
除偏振式立体三维图像外,柱状透镜屏式立体三维图像是目前非全息光学式立体三维显示中一种颇为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倍受众多研究者的重视,而且在立体电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1995年,日本Sanyo公司推出的40英寸立体三维投影系统便采用了经改进过的双柱镜屏技术。投影机A和B分别将左、右眼视像投射至双柱镜屏上,由于双柱镜屏的作用,使得两种视像分别到达人的左眼和右眼,此种立体三维投影系统的图像达到颇为清晰及自然逼真的程度。
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也被称为双凸透镜或微柱透镜3D技术,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其亮度不会受到影响。柱状透镜3D技术的原理是在液晶显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层柱状透镜,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这样在每个柱透镜下面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这样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于是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显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不过像素间的间隙也会被放大,因此不能简单地叠加子像素。让柱透镜与像素列不是平行的,而是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就可以使每一组子像素重复投射视区,而不是只投射一组视差图像。
现有的柱状透镜式立体三维显示技术,用户的可视角度小且固定,大大限制了用户的观看角度,给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和不佳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跟踪人眼位置的裸眼三维显示方法及其结构,它能够根据用户的位置来调整透镜薄膜,提高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跟踪人眼位置的裸眼三维显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通过摄像头采集屏幕前方的用户图像到CPU;
步骤20、CPU接收到用户图像后经过处理判断出用户在屏幕前的位置,然后发送相应的控制信息到步进电机;
步骤30、所述步进电机根据控制信息调整透镜薄膜在屏幕上的物理位置,从而实现用户左右眼视图区域的变化,所述CPU同时配置显示控制单元进行左右眼视图的显示控制,显示控制单元不断更新左右眼视图并将其显示到显示屏幕。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图像为包含用户头部位置信息的图像。
一种自动跟踪人眼位置的裸眼三维显示结构,它包括摄像头、CPU、步进电机、显示控制单元、透镜薄膜、显示屏幕,所述摄像头连接到CPU,所述CPU分别连接到显示控制单元、步进电机,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连接到显示屏幕,所述步进电机连接到透镜薄膜;
所述摄像头负责捕捉用户头部的位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包含有用户头部位置信息的用户图像传输到CPU;
所述CPU负责根据摄像头捕捉的用户图像来判断用户在屏幕前的位置,并根据用户在屏幕前的位置,发送控制信息到步进电机;
所述步进电机负责接收CPU的控制信息后调整透镜薄膜在屏幕上的物理位置,使左右视图区域发生变化以适应用户的双眼位置;
所述透镜薄膜负责对显示屏幕的左右视图进行折射后形成左右眼视区;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负责将左右眼视图信息送往显示屏幕进行显示;
所述显示屏幕负责将左右眼视图间隔显示出来,通过透镜折射后形成左右眼视图区域,最终实现三维立体视图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6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遮挡物识别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基于介质微球的荧光相关谱分析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