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桄榔粉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144.0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8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董根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根荣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王天兴 |
地址: | 313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桄榔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桄榔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的领域。
桄榔树、名称:桄榔类别:乔木别名:砂糖椰子,糖树,糖棕科名:棕榈科;拉丁名:Arenga pinnata(Wurmb)Merr;它生长于深山峡谷、低洼深处、日照稀少、土壤常润的地方,树叶长绿,树体粗壮,树高约2~4米,树木寿命可达8~10年,皮外带刺,外体坚硬树心松软。其茎粗壮,不分枝,高达12m,有疏离的环叶痕。叶簇生于茎顶,长6-7m,羽状全裂;裂片每侧多数,线形,顶端皇不整齐的啮蚀状。圆钳花序腋生,总花梗粗壮;雄花萼片互叠成杯状;花瓣革质;雌花萼片宽过于长;花瓣阔卵状三角形;子房具三棱。果倒卵状球形,长3.5-5cm。种子2-3颗,压扁或平凸状;花期4月,果期11月;传统的桄榔粉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产,是森林营养食品中之珍品。据《本草纲目》、《海药本草》等古书记载:“桄榔粉味甘平,无毒,作饼炙食腴美,令人不饥,补益虚赢损,腰脚乏力,久服轻身辟谷。”桄榔粉具有无脂、低热能、高纤维等特点,并含有铜、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去湿热和滋补之功能,对小儿疳积、发热、痢疾、咽喉炎症等有辅助治疗的功效,桄榔粉食用方便,鲜美爽口,老幼皆宜,是早餐、夜宵等居家旅行的原生态食品。传统的制作方法是:每年夏季,在桄榔树开花之前,选高大的桄榔树砍倒,取出赤黄色的髓心,砍成小段,放到石臼中舂烂,用石磨磨成粉,置缸中用清水搅和,滤去粗渣,再放入布袋里,在清水缸中反复搓洗,使淀粉自布眼渗出,经过三次沉淀,得到湿的淀粉,晒干后即成桄榔粉。这种方法加工桄榔粉、其收得率比较低、生产效率也不高;由于桄榔树资源目前相对有限、所以实际上浪费了生产原料;据传统制作经验看,桄榔树通常含淀粉量12%左右,传统制作方法只能提取其中60%左右的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桄榔粉的制备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制备、使桄榔粉的提取更加合理、提取效率高,得到的产品品质更加细腻、口感更加优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用桄榔树作为原料制备的;将桄榔树中赤黄色的髓心取出,切成小块,然后加入同等重量的清水、放到粉碎机中粉碎、收集粉碎得到的浆料、然后置于容器中,加入自身重量2-3倍的清水、搅拌;将渣除去后将液体放入纱布中进行过滤2-4次,得到淀粉,将淀粉晒干后即成桄榔粉。
本发明中在收集粉碎得到的浆料后,可以将其置于容器中,加入自身重量3倍的清水、搅拌;将渣除去后将液体放入过滤器中过滤,得到淀粉,将淀粉晒干后即成桄榔粉,该产品颜色为白色偏粉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得到的产品品质细腻、口感优良。本发明将传统的手工制作技术改进成利用现代技术及设备来进行;这样提高了原料制作产品的效率、节省了原材料、提供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机械化的生产、减轻劳动强度、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实验认为,本发明可以提取其中85%以上的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实施例1:按照传统方法选取、砍到高大的桄榔树、将桄榔树中赤黄色的髓心取出,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100公斤原料中然后加入100公斤清水、放到市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收集粉碎得到的浆料、然后置于大缸中,加入自身重量2-3倍的清水、搅拌;将液体中的渣除去后将液体徐徐倒到常规纱布中进行过滤2-4次,纱布是拆去市售口罩后将其折叠成3-4层得到的;过滤后得到的淀粉晒干后即是桄榔粉。
本发明的实施例2:将桄榔树中赤黄色的髓心取出,切成0.5厘米见方的小块,200公斤原料中然后加入200公斤清水、放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收集粉碎得到的浆料、将其置于容器中,加入自身重量3倍的清水、搅拌;将渣除去后将液体放入旋转过滤器中过滤,收集淀粉,将淀粉晒干后即成桄榔粉,此时得到的桄榔粉颜色为白色偏粉红。得到的桄榔粉性凉,有去湿热、滋补的功能,夏日用沸开水将其冲熟可作甜食,清凉解暑。桄榔对小儿疳积、痢疾、发烧、咽喉炎症,颇有功效。常服桄榔粉则清心润肺,益体健身。
食用方法:取两汤匙桄榔粉倒入杯中,加入少许冷水将其调匀,再用100`C沸水约(150毫升)冲调并不断搅拌至透明胶状既可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根荣,未经董根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