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增强锚的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3547.0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贤;朱家骅;郑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81B7/00 | 分类号: | B81B7/00;B8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高雪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增强 微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半导体制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包括增强锚(enhanced anchor)的微结构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集成电路(IC)工业已经经历了快速增长。IC材料和设计的技术进步已经产生了多代IC,其中,每一代均比前一代具有更小且更复杂的电路。然而,这些进步增加了处理和制造IC的复杂性,并且对于这些将被实现的进步,需要IC处理和制造的类似开发。在IC演进的过程中,功能密度(例如,每芯片面积上互连器件的数量)通常都已经增加,而几何尺寸(例如,可使用制造工艺创建的最小部件)减小。
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是结合到半导体IC电路中的非常小的电子机械系统。MEMS器件的一个实例是微惯性传感器。使用埋入的氧化物层作为牺牲材料层来制造传统的绝缘体上硅(SOI)型MEMS器件。如此,在制造的稍后阶段去除氧化物层,其中,将被去除的氧化物量是受时间控制的。该方法的缺点包括:1)在制造期间难以控制底切蚀刻(undercut etching)的均匀性,2)在锚区域下方创建宽底切,以及3)不能生产窄气隙结构(例如,<200nm)。
因此,需要的是具有增强锚的改进微结构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制造微结构器件的方法,方法包括:提供分层晶片,其中,晶片包括硅基板层、位于基板层上的埋入氧化物层、以及位于埋入氧化物层上的硅器件层;在器件层上形成顶部氧化物层;蚀刻顶部氧化物层、器件层和埋入氧化物层,从而形成沟槽以在器件层中形成锚和微结构器件;沿着微结构器件的侧面形成热氧化物层,以在埋入氧化物层、顶部氧化物层和热氧化物层中包围微结构器件;形成多晶硅层以填充到沟槽中并包围锚;以及蚀刻掉包围微结构器件的氧化物层。
其中,蚀刻器件层包括深反应离子蚀刻(DRIE)工艺。
该方法还包括:形成微结构器件作为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
该方法还包括:形成的MEMS器件为压电谐振器。
该方法还包括:形成锚,以完全附接至锚的侧面上的埋入氧化物层。
该方法还包括:在蚀刻掉包围微结构器件的氧化物层之后,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片结合至多晶硅层。
该方法还包括:将微结构器件密封到密封的封装件中,并且将微结构器件电连接至封装件外侧的触点。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微结构器件的方法,方法包括:提供分层晶片,其中,晶片包括基板层、位于基板层上的埋入氧化物层、以及位于埋入氧化物层上的器件层;在器件层上沉积顶部硅氧化物层;使用第一掩模蚀刻顶部硅氧化物层,从而从顶部硅氧化物层中形成硬掩模;使用硬掩模蚀刻器件层,从而在器件层中形成锚和微结构;使用第二掩模蚀刻顶部硅氧化物层,留下微结构上的顶部硅氧化物层;使用第二掩模蚀刻埋入氧化物层;在晶片上形成热氧化物层;使用第三掩模蚀刻热氧化物层,留下包围微结构的氧化物层;在晶片上形成多晶硅层;对多晶硅层平面化;使用第四掩模蚀刻多晶硅层的一部分和器件层的一部分,从而形成微结构;以及蚀刻掉包围微结构的氧化物层,从而释放微结构。
其中,蚀刻器件层包括深反应离子蚀刻(DRIE)工艺。
该方法还包括:形成微结构器件作为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
该方法还包括:形成MEMS器件作为压电谐振器。
该方法还包括:形成锚,以完全附接至锚的侧面上的埋入氧化物层。
该方法还包括:在蚀刻掉包围微结构器件的氧化物层之后,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片结合至多晶硅层。
该方法还包括:将微结构器件密封到密封的封装件中,并且将微结构器件电连接至封装件外侧的触点。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微结构器件,包括:硅基板层;埋入硅氧化物层,形成在基板层上;锚,形成在埋入氧化物层上,其中,埋入氧化物层沿着锚的整个长度延伸;多晶硅层,形成在锚的上方;以及微结构,悬浮在手柄上方,在形成在锚上方的多晶硅层和微结构之间具有气隙。
其中,气隙小于大约200nm。
该方法还包括:形成在微结构上的压电层。
该方法还包括:结合至多晶硅层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晶片,从而包围微结构。
该方法还包括:密封封装件,用于在密封的封装件中密封微结构器件。
该方法还包括:触点,用于将微结构器件电连接至封装的外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3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