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型式或常规刚性试验中加减箱内砝码载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7369.0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范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4;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周惠来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型式 常规 刚性 试验 加减 砝码 载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行业对集装箱进行型式和常规刚性试验的过程。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集装箱生产中,对集装箱进行型式或常规刚性试验,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给集装箱箱内加减载荷:(1)人工搬运载荷进行载荷的加减;(2)由驾驶员驾驶集装箱专用叉车,叉举专用砝码进出集装箱,进行载荷的加减。
以上两种加减载荷方法,第一种方法纯粹以人工搬运,受人的体力限制,每个用作载荷的物件很小,一般只有几十公斤,加减近60吨的载荷,需要超过半天以上的时间,特殊情况下,还有可能发生人身伤害安全事故;第二种方法需要配备特种作业工人和叉车,而在现有生产规模的集装箱工厂,每天需要进行试验的集装箱数量多,试验叉车和司机几乎不能做其他工作,所以投资大、费用高,同时,叉车不停地叉举着砝码进出集装箱,对新造集装箱底部结构可能造成损坏并存在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集装箱型式和常规刚性试验中加减箱内砝码载荷的方法,其投资小、费用低、效率高、安全可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包括,提出一种集装箱型式或常规刚性试验中加减箱内砝码载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各砝码的底部安装气垫;步骤2:对气垫充气使各砝码被垫高一设定距离;步骤3:将装有气垫的各砝码逐一沿轨道送入集装箱内;步骤4:对气垫放气使各砝码接触集装箱底板,完成加载荷工序;步骤5:对气垫充气使各砝码被垫高一设定距离;步骤6:将装有气垫的各砝码逐一沿轨道移出集装箱。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每个砝码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气垫,各气垫呈对称分布在各砝码的底部。
进一步地,在各砝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安装气垫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使安装在同一砝码上的各气垫分别连接一耐压软管,使各耐压软管分别连接一可控制气垫充气或放气的气垫控制系统,使所述气垫控制系统与压缩空气管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各砝码借助推力沿轨道移动,所述步骤6中的各砝码借助拉力沿轨道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与所述步骤2之间还包括步骤1.1:将装有气垫的各砝码分别整齐地堆放所铺设轨道的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铺设在集装箱底板和砝码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通过在砝码的底部安装气垫,然后通过轨道将砝码运送到集装箱箱内的底板上,以便进行后续的集装箱型式或常规刚性试验,其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人工搬运或专业叉车加放砝码的方法,降低了人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具有安全性高、投资小、费用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向集装箱内加减砝码载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发明的集装箱型式或常规刚性试验中加减箱内砝码载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各砝码3(图中仅视出一个砝码)的底部安装气垫4。
为方便砝码3运输,各装有气垫4的砝码3可被整齐地堆放在一平面上。
每个砝码3的底部可安装多个气垫4,各气垫4呈对称分布在各砝码3的底部,各砝码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匹配安装各气垫的凹槽31。安装在同一砝码上的各气垫4分别连接一耐压软管5,使各耐压软管5分别连接一气垫控制系统6,气垫控制系统6与压缩空气管道7相连,操控气垫控制系统6可控制气垫4充气或放气。
步骤2:对气垫4充气使各砝码3被垫高一设定距离。
步骤3:将装有气垫4的各砝码3逐一沿轨道2送入集装箱1内。
轨道2铺设在集装箱底板11和砝码3堆放平面之间,由于借助轨道2和气垫4,所以砝码3只需轻微的推力便可沿轨道2被送入集装箱1内,送入集装箱1内的各砝码3可按载荷分布要求放置。
步骤4:对气垫4放气使各砝码3接触集装箱1的底板11,完成加载荷工序。此时可以进行集装箱型式或常规性试验。
步骤5:待完成集装箱型式或常规性试验之后,再对气垫4充气使各砝码3被垫高一设定距离;
步骤6:借助推力将装有气垫4的各砝码3逐一沿轨道2拉出集装箱1,使砝码3回到集装箱外的平台上等待下一次试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7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功率/高速TSV接口设计
- 下一篇:家具用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