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森林消防灭火伞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7608.6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0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凡;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冠华亚太科技有限公司;李玉凡;李霞 |
主分类号: | B64D1/16 | 分类号: | B64D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森林 消防 灭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灭火装备等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全新的空中森林消防灭火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在全世界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原因,在恶劣天气的作用下,在原始森林中很容易发生大面积的森林火灾。特别是在秋冬季,容易发生森林大火。纵观最近20多年发生的森林火灾:例如1988年的我国大兴森林火灾,2010年7月的俄罗斯火灾,2010年6月的美国森林大火,都燃烧时间长,范围大,给当地的环境气候、居民财产和生命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难以扑灭的原因是由于大风,地处偏远山区,灭火人员难以到达,即使人员到达,由于森林大树高达几十米,无法采用现有灭火设备灭火。因此,森林大火是目前消防需要重点技术科研公关的领域。
在当前开发的各种灭火设备中,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各种利用消防的解决方案,基本上集中在地面人工消防装备,几乎还没有一种用于空中灭火的装备,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在山地上森林地带,只能采用人工背负,大型设备无法到达,因此只能消灭地表的小火和火种,对于高达几十米的大树和树枝、树叶无法实现灭火。即使采用直升机取水或喷洒泡沫灭火也容易随风飘散和蒸发,灭火效果不高,对于森林大火难以奏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新型森林消防灭火伞,通过与本伞相匹配的爆破型消防灭火装置相结合,其能够实现通过高空投放,扑灭和控制森林大火,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新的新型森林消防灭火伞,包括伞包、气囊、伞钩、伞扣、伞索、 伞体、伞绳、风力卡、伞圈、绳卡和伞袋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森林消防灭火伞的伞包是一个圆形或者多边形的伞布,伞包外部中心有一个荧光指示灯,伞包内部顶层中心有一个自动充气的气囊夹层,伞包周边包有韧性良好的伞绳,伞绳接口处有风力标志,在伞绳上有一个伞扣,只要将风力卡扣在风力标上,就设置了本伞适应的风力等级。在伞绳的包装处,有一个绳卡,用在本伞装好相关设备后用绳卡扣住伞绳,就完成包装。
伞包周边有若干组对称的小孔,每一伞索顶端分别有一个伞扣和伞钩,伞索的伞扣通过小孔扣住伞绳,完成与伞包相连。所有伞索的末端通过伞扣扣在伞圈上,伞圈挂着若干个装有消防装置的伞袋。
伞体是一根若干米的绳子,伞体一端安装有一个伞扣,通过伞扣可以与伞绳相连,绳子另一端是安装一个伞圈,伞圈可以挂若干个伞袋。也可以多个伞体相互连接。
伞体的最上端有一根用来包装的具有黏接功能的带子,用来包装伞袋中的灭火装置,用于在本产品包装后运输中不会散乱,导致伞体打结。
上述的新型森林消防灭火伞,其中伞体、伞包必是具有防火阻燃效能的材料做成,在大型烈火中能保持1分钟内不被烧断。
上述的新型森林消防灭火伞,其中伞包为白色或红色,主要是用来伞投放后,便于白天观察投放位置和投放效果,在有烟雾的火场或设置的隔离带,能够观察的火场防护带的设置距离和密度。
上述的新型森林消防灭火伞,其中伞灯,主要是涂有荧光粉的指示灯组成,便于夜间远距离观察灭火设施与火场的距离,以及灭火装置相互间位置,分布密度。
上述的新型森林消防灭火伞,其中,伞袋是一个网状的袋子,伞带口部有一个伞扣,伞袋内装放爆破型的消防灭火装置,网状主要用来爆炸时能把灭火泡沫或液体能向四周喷洒。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新型森林消防灭火伞,可以从空中100-1000米范围内,根据风力级别,定向空中投放到消防人员无法到达的火灾现场或危险的火场,同时无需消防灭火人员在森林现场操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又能实现扑灭森林火灾目的。
2、本发明新型森林消防灭火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扑灭地表、树干、树枝和树叶的火情,达到不留死角,不复燃,一次性实现立体性灭火,高效经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伞包 2、气囊 3、伞钩 4、伞扣 5、伞索 6、伞绳
7、绳卡 8、风力卡 9、伞圈 10、伞袋 11、伞扣
12、气囊插销 13、伞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冠华亚太科技有限公司;李玉凡;李霞,未经北京冠华亚太科技有限公司;李玉凡;李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7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拣受精鸡蛋的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鸡用饮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