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保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6034.2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京;戴开红;陈磊;何伟;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6 | 分类号: | B60R19/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保险装置 | ||
1.一种汽车前保险装置,包括机舱前部框架和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连接结构,所述缓冲连接结构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机舱前部框架的前侧上,所述前保险杠总成连接在所述缓冲连接结构的前侧上,所述缓冲连接结构包括网格状主体和设置在网格状主体下侧边上的与网格状主体为一体结构的沿汽车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加强保护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主体上的网格孔为正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保护边的前表面为从左向右平滑过渡的凸起的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主体和所述加强保护边为塑料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制作所述蜂窝状主体和所述加强保护边的材料为PP/PE或PO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主体的前侧面贴合在所述前保险杠总成的后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连接结构的前表面上设有若干个缸,所述前保险杠总成的后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缸相匹配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地穿插并密封连接在所述缸内,所述支撑杆可在所述缸内作伸缩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前部框架上设有纵杆,所述纵杆的后端连接在车架上,所述纵杆的前端连接在所述机舱前部框架上,所述纵杆上设有诱溃导弯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溃导弯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纵杆的上下表面上的与纵杆相垂直的V形槽,所述V形槽中位于所述纵杆的上表面上的槽的开口角小于位于所述纵杆的下表面上的槽的开口角,所述V形槽的深度都相等,所述V形槽中位于所述纵杆的上表面上的槽与位于所述纵杆的下表面上的槽的位置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溃导弯结构为贯通所述纵杆的左右两侧的两排菱形通孔,所述两排棱形通孔,一排位于所述纵杆的轴线的上方、另一排位于所述纵杆的轴线的下方,每排中的菱形通孔沿所述纵杆的轴向分布,两排棱形通孔距离所述纵杆的轴线的距离相等,位于纵轴的轴线的下方的菱形通孔大于位于纵杆的轴线的上方的菱形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60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探测在三维重建中的不良质量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双轴旋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