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化学镀镍废液制备纳米镍/碳纤维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2835.1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晋冠平;王秀丽;付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8 | 分类号: | B01J31/2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化学 废液 制备 纳米 碳纤维 催化剂 方法 | ||
1.一种利用化学镀镍废液制备纳米镍/碳纤维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以导电碳纤维为基质材料,通过恒电位法在导电碳纤维上共价接枝乙二胺得到乙二胺/碳纤维复合材料,然后通过酰胺反应将乙二胺四草酰乙酸接枝在乙二胺/碳纤维复合材料上,得到乙二胺四草酰乙酸/乙二胺/碳纤维复合材料;随后向乙二胺四草酰乙酸/乙二胺/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和甲醛,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螯合树脂/乙二胺/碳纤维,将所得螯合树脂/乙二胺/碳纤维置于化学镀镍废液中吸附镍离子,通过电化学法原位还原镍离子,得到纳米镍/碳纤维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操作:
a、碳纤维的预处理
将碳纤维浸没在混酸中,超声振荡7小时,用二次蒸馏水洗涤碳纤维至中性,然后于80℃干燥12小时得到羧基化碳纤维;所述混酸是由硝酸和高氯酸按照体积比7∶3混合得到;
b、乙二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羧基化碳纤维分别依次放入无水乙醇和二次蒸馏水中超声清洗5min,清洗后在空气中自然晾干,然后置于乙二胺和高氯酸锂的乙腈溶液中,室温下采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在1.2-1.8V下恒电位1.5-4.5小时,随后取出置于氯化钾的乙醇水溶液中,三电极不变,于-0.7至-1.4V下恒电位还原1-3小时,得到乙二胺/碳纤维复合材料;
所述乙二胺和高氯酸锂的乙腈溶液中乙二胺的浓度为1-10mmol·L-1,高氯酸锂的浓度为0.1mol·L-1;
所述氯化钾的乙醇水溶液中氯化钾的浓度为0.1mol·L-1,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1∶9;
c、乙二胺四草酰乙酸/乙二胺/碳纤维复合材料
将步骤b制得的乙二胺/碳纤维复合材料置于1-10mmol·L-1的乙二胺四草酰乙酸水溶液中,碳纤维和乙二胺四草酰乙酸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300-1∶800,在50-85℃下反应2-5小时得到乙二胺四草酰乙酸/乙二胺/碳纤维复合材料;
d、螯合树脂/乙二胺/碳纤维的制备
向步骤c得到的乙二胺四草酰乙酸/乙二胺/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在50-85℃下反应1-3小时后,加入甲醛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于90-101℃下反应1-4小时得到螯合树脂/乙二胺/碳纤维;
所述乙二胺四草酰乙酸、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质量比为1∶1∶1-1∶4∶4;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加入量为乙二胺四草酰乙酸、三聚氰胺和甲醛总质量的0.02-0.2%;
e、纳米镍/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
向化学镀镍废液中加入1mmol·L-1的二氯化钯溶液得到预处理镀镍废液,所述化学镀镍废液和所述二氯化钯溶液的体积比为25∶1-50∶1;将步骤d制得的螯合树脂/乙二胺/碳纤维置于预处理镀镍废液中,隔绝氧气,调节溶液的pH值在4.2-5.2,于40-50℃吸附镍离子0.5-2小时,然后采用三电极体系在-0.6V至-0.3V下恒电位还原3-30秒,得到纳米镍/碳纤维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28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矩形母排改进为D型母排的高压开关柜
- 下一篇:高速数字信号滑环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