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β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1599.1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占克军;包睿莹;谢邦互;杨鸣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7/48 | 分类号: | C07C237/48;C07C231/12;C08L23/12;C08K5/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61006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成核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β成核剂,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的β成核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β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加工、力学及耐化学性能,在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包装及建材家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PP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韧性差,低温脆性大,限制了PP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因此,对PP进行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商业空间。聚丙烯是一种多晶型聚合物,具有α、β、γ、δ和拟六方晶等晶型,其中β晶型密度较低,结构疏松,受外力作用时容易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微银纹或微孔,有利于能量的耗散从而提高PP的韧性。因此,在PP的成型加工过程中,设法诱导体系中大量β晶的生成,可以达到增韧PP的目的。
β成核剂是可以诱导PP产生高含量β晶的一类物质。β成核剂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类主要有稠环芳烃类(染料类)、酰胺类、有机酸及盐类。无机类主要有无机盐类、无机氧化物以及一些低熔点金属粉末。最早用于商品化生产的β成核剂是芳香胺类成核剂。此类β成核剂由日本新理化公司于1992年申请专利,并于1998年实现了商品化。常见的芳香胺类成核剂主要有两种:2,6-苯二甲酸环己酰胺(DCTH)[EP 0557721]和N,N’-二环己基-2,6-萘二甲酰胺(DCNDCA,商品名NJStar、NJS或NU-100)[EP 0865909A1]。近年来,我国山西化工研究院开发出商品牌号为TMB-4和TMB-5的β成核剂,均为取代芳酰胺,也属于此类。CN 85100465和CN 101605749A等公开了一系列由二元羧酸与周期表中IIA族金属元素的盐所组成的(特别是庚二酸和硬脂酸钙)β成核剂。CN 00117339公开了稀土有机配合物WBG作为聚丙烯β成核剂。
为了降低成本并提高β成核剂的成核效率,CN 101157771B和CN 101580601A公开了首先将二元羧酸进行负载,进而制备β成核剂的方法。CN 101619143B公开了一种纤维负载β成核剂,可利用纤维材料的增强功能和β晶的良好韧性,使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在强度和模量不降低的同时,明显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上述负载型β成核剂均是关于有机酸及盐类的β成核剂的扩展应用。对于其它类β成核剂,由于其结构上缺乏可反应的活性基团,其进一步的改性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择性和成核效率更高的β成核剂。
本发明所述的β成核剂是N,N’-二环己基-1,5-二氨基-2,6-萘二甲酰胺。其结构式如下:
该β成核剂可以提高聚丙烯β晶含量,提高聚丙烯结晶温度,从而达到改善聚丙烯性能的目的。同时其结构上带有具有反应活性的-NH2官能团,可与其他物质进行某些特定的反应,进一步拓展该β成核剂的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β成核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β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向100~300ml强氧化性酸中加入10~30g萘二羧酸,将混合液加热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10~24h,之后对反应液进行抽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NA-1;
(2)将1~5g NA-1溶解在10~30ml有机溶剂中,加入0~0.1g的催化剂,然后加入与NA-1摩尔比为1∶1~5∶1的酰氯剂氯化亚砜,控制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10~24h,之后对反应液抽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NA-2;
(3)将摩尔比为1∶1~3∶1的环己胺和三乙胺加入到10~50ml有机溶剂中,将1~5g NA-2溶解于相同有机溶剂中形成5~20ml溶液,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5~50℃下搅拌1~5h,之后对反应液抽滤干燥得到的中间产物即为NA-3;
(4)将含有1~5g NA-3的50ml有机溶液中加入0.5~1.5g的催化剂后在20~50℃下搅拌10~24h,混合液再用300~500ml二甲基亚砜抽滤洗涤干燥,最后得到棕褐色的固体即为目标产物NA,即聚丙烯β成核剂。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制备方法中的步骤(1),所述的强氧化性酸是浓硝酸,且抽滤前反应液需要在冰水中稀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制备方法中的步骤(2),所述的有机溶剂为1,2-二氯乙烷,所述的催化剂为吡啶、二甲基甲酰胺DMF或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苹果早期预选培育新品种技术
- 下一篇:烟气脱硝系统的导流喷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