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LED 发光器件封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1233.4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4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led 发光 器件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LED发光器件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半导体发光器件,因具有高光效、节能、绿色环保、安全性高、寿命长、快速响应、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而备受瞩目,在资源日趋匮乏,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节能环保的LED产品有望成为下一代光源,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目前,LED被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信号灯、汽车工业、背光模组、日常照明等领域,其优势正在逐步显现。但LED发光器件从芯片到LED封装再到光学器件的组装过程中光效损失严重,尤其芯片封装成LED的过程工艺复杂、一致性较难控制,光效衰减严重,因此,伴随着LED发光器件的广泛应用,获得一种简单易行的封装方式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大功率LED发光器件封装结构。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包括反射杯以及封装于反射杯顶部的荧光玻璃,反射杯的底部内封装有LED芯片模组。
所述LED芯片模组由蓝光LED芯片组成。
所述LED芯片模组包括一颗以上的LED芯片。
所述反射杯上设置有螺纹,荧光玻璃通过螺纹与反射杯相连。
所述荧光玻璃为内部或内表面分布有荧光物质的平面透明玻璃。
所述荧光物质包括黄色荧光物质、红色荧光物质以及绿色荧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所述大功率LED发光器件封装结构采用由LED芯片模组与荧光玻璃组合而成的发光模式,无需将LED芯片单独封装成LED后再组装成发光器件,既克服了单颗LED芯片封装过程中存在的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又简化了发光器件封装过程的工艺以及生产流程,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以及图2,包括反射杯1以及封装于反射杯1顶部的荧光玻璃2,所述反射杯1上设置有螺纹4,荧光玻璃2通过螺纹4与反射杯1相连,所述荧光玻璃2为内部或内表面分布有荧光物质5的平面透明玻璃,所述荧光物质5包括黄色荧光物质、红色荧光物质以及绿色荧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反射杯1的底部内封装有LED芯片模组3,所述LED芯片模组3由蓝光LED芯片组成,所述LED芯片模组包括一颗以上的LED芯片。
本发明所述大功率LED发光器件封装结构中反射杯1起改变光路和支撑荧光玻璃2的作用,荧光玻璃2采用反射杯1进行支撑,远离发热较大的LED 芯片模组3,有利于减少荧光物质5的热衰减;同时,所述荧光玻璃2通过反射杯1上的螺纹4可以调整其与LED芯片模组3的距离,通过LED芯片模组3与荧光玻璃2间距离的调整可以对LED芯片发光光强与荧光物质发光光强的比例进行调整,使得同一发光器件可以发出不同色温的光。
实施例1:大功率LED发光器件封装结构包括蓝光芯片模组、反射杯、荧光玻璃。蓝光芯片模组采用33颗蓝光LED芯片集成获得,反射杯起到优化光路效果,荧光玻璃内部均匀分布黄色荧光物质,通过该封装方式可实现白色发光,通过螺纹调节荧光玻璃与蓝光芯片模组间的距离,经积分球对该发光器件进行综合光学测试表明,其色温在3000K-8000K。
实施例2:大功率LED发光器件封装结构包括蓝光芯片模组、反射杯、荧光玻璃。蓝光芯片模组采用1颗蓝光LED芯片集成获得,反射杯起到优化光路效果,荧光玻璃内部均匀分布黄色和红色荧光物质,通过该封装方式可实现高显色性的白色发光,通过螺纹调节荧光玻璃与蓝光芯片模组间的距离,经积分球对该发光器件进行综合光学测试表明,其色温在3000K-8000K。
实施例3:大功率LED发光器件封装结构包括蓝光芯片模组、反射杯、荧光玻璃。蓝光芯片模组采用55颗蓝光LED芯片集成获得,反射杯起到优化光路效果,荧光玻璃内部均匀分布绿色和红色荧光物质,通过该封装方式可实现三基色的白色发光,通过螺纹调节荧光玻璃与蓝光芯片模组间的距离,经积分球对该发光器件进行综合光学测试表明,其色温在3000K-8000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集团公司,未经彩虹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1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