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按组合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1850.2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6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文明;谢慕鑫;罗红兵;闫召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5/06 | 分类号: | H01H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按组合钮。
背景技术
在电气技术领域,按钮一般是通过按压实现信号的接通或断开,旋钮一般是通过旋转实现信号大小的改变。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按钮和旋钮都在追求小型化,结构上都在追求紧凑化,以便能在更小的空间内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适应按钮和旋钮结构小型化、紧凑化的趋势,提供一种旋按组合钮,该旋按组合钮既能实现旋钮的功能,又能实现按钮的功能,且结构紧凑。
本发明的旋按组合钮,包括:电路板、贯通轴编码器、环状旋转件、电子按键和按压件,所述贯通轴编码器包括环状基体和套设在环状基体上且可相对环状基体转动的转动环,所述环状基体固定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环状旋转件与转动环固定连接,电子按键固定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电子按键位于环状基体内,按压件设置在环状旋转件和环状基体内且可相对环状基体滑动,按压件的靠近电子按键的端部与电子按键的压缩头抵接,按压件的滑动方向与压缩头的伸缩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旋转件设有可在第一设定外力作用下断裂的第一断裂结构,按压件设有可在第二设定外力作用下断裂的第二断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旋转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环状件、第二环状件和第三环状件,第二环状件设置在第一环状件和第三环状件之间,第三环状件包括第一上环形体和第一下环形体,第一下环形体比第一上环形体更靠近贯通轴编码器,所述第一断裂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上环形体和第一下环形体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断裂筋,第一上环形体和第一下环形体之间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断裂筋相连,沿第一下环形体的轴向看,第一下环形体位于第一上环形体之内。
进一步地,第一环状件上设有至少两个沿其轴向伸出的第一弹性支脚,各第一弹性支脚的伸出端设有沿第一环状件的径向向外突起的第一卡突部,第二环状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支脚相适配的过孔,第一上环形体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支脚相适配的方形缺口,第一下环形体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支脚,各第二弹性支脚的伸出端设有一个向第一下环形体内突起的第二卡突部,至少两个第一弹性支脚分别穿过至少两个过孔,至少两个第一卡突部分别卡在至少两个方形缺口的上边沿处,转动环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至少两个第二卡突部相适配的方形孔,至少两个第二卡突部分别卡入至少两个方形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断裂筋为6个,6个第一断裂筋沿第一下环形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第一下环形体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沿第一下环形体的轴向延伸的突起筋,在第一断裂筋断裂且第一上环形体向第一下环形体运动到突起筋位于第一上环形体之内时,所述突起筋与第一上环形体挤压接触并使第一上环形体和第一下环形体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按压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环状帽盖件和第五环状件,第五环状件包括第二上环形体和第二下环形体,所述第二断裂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上环形体和第二下环形体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断裂筋,第二上环形体和第二下环形体之间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断裂筋相连,第二下环形体上设有向第二下环形体内伸出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位于电子按键的压缩头上方且与压缩头接触,从第二上环形体的轴向看,第二上环形体位于第二下环形体的除按压部之外的其它部分之内。
进一步地,第二上环形体的外环形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卡突部,环状帽盖件包括第四盖板部和与第四盖板部相连的第四环形侧壁部,第二上环形体的上端面与第四盖板部接触,第四环形侧壁部上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至少两个第四卡突部相适配的第三卡孔,各第四卡突部分别卡入相应的第三卡孔中,第二下环形体的外环形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第二下环形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环状基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至少两个第一导向槽相适配的第一导向筋,各第一导向筋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导向槽中且可相对第一导向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断裂筋为6个,6个第二断裂筋沿第二上环形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第二上环形体上设有与所述按压部相适配的第三缺口,第三缺口的开口面对按压部,在第二断裂筋断裂且第二上环形体向第二下环形体运动设定距离后,按压部与第三缺口的上边沿接触并阻止第二上环形体继续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设定外力设定在150-200牛顿之间,第二设定外力设定在170-220牛顿之间,第一设定外力和第二设定外力之和小于或等于378 牛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水撼法制作水泥稳定砂砾的方法
- 下一篇:钢板分类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