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硫代喹唑啉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6564.2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玮炜;龚峰;吴杨全;范日晶;顾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39/95 | 分类号: | C07D239/9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代喹唑啉 衍生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属有机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例如抗分支杆菌,抗真菌,抗疟疾,抗高血压,抗组胺剂,局部麻醉,抗帕金森,强心药,抗癌,抗病毒,胸甘酸合成酶抑制剂。据报道,某些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表现出潜在的神经活性,比如镇痛,消炎,抗惊厥。除此之外,该类化合物还可以阻断多种天然生物碱,因此,该类化合物的合成一直受到化学和药物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据报道,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硫代异氰酸酯与邻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反应;2,胺,二硫化碳,邻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3,苯胺与2-异硫氰酸酯苯甲酸;4,苯基氨基硫脲与邻氨基苯甲酸反应;5,邻氨基苯甲酰胺,苯胺与硫光气反应。虽然这些合成方法有些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有一个或其他限制,如:涉及两个或更多的步骤,使用有毒化学品,例如硫光气,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时间长,产量低,原料不易得到。因此,进一步发展快速,高效,产率高的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种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产率高的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分子式如下式I:
其中,所述的R为脂肪类基团或者芳香类基团。
以上所述的一种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技术方案中:所述的R优选为脂肪基或芳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邻氨基苯甲酰胺的制备:将靛红酸酐与胺反应得到邻氨基苯甲酸,反应时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靛红酸酐与胺的摩尔比为1∶1~1.5,在微波条件下40~60℃反应5-15分钟,或者在传统热反应条件下80~100℃反应0.5-4小时,反应得到邻氨基苯甲酰胺;
(2)成品制备:将邻氨基苯甲酰胺与二硫化碳反应得到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在微波加热反应条件下,120℃~130℃下反应10-20分钟,且原料邻氨基苯甲酰胺与二硫化碳的比例是1毫摩尔∶0.2-1ml;在传统热反应条件下,120℃~130℃下反应4-5小时,且原料邻氨基苯
甲酰胺与二硫化碳的比例是1毫摩尔∶2-10ml。
以上所述的合成方法的步骤(1)中,所述的胺优选为脂肪胺或者芳胺。
本发明所述的传统热反应条件的加热方式可以为燃气灯,电热套,水浴,油浴,水蒸气浴,沙浴,盐浴,金属浴等等。
本发明所述的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的鉴定采用了红外光谱与氢谱:红外光谱采用布鲁克FT-IR-TENSOR-27光谱仪,溴化钾压片;氢谱采用布鲁克超导核磁共振仪(Bruker DPX 400MHz spectrometer),常用四甲基硅烷作为标准物质,二甲基亚砜做溶剂。
得到的红外光谱图(图略)中:红外:3201cm-1,N-H键伸缩震动;1689cm-1,说明存在C=O;1208cm-1,说明存在C=S。
得到的氢谱图(图略)中:核磁:13.09,NH峰;7.97-7.20,苯环峰;5.67,CH2峰。
从红外光谱图与氢谱图可以证明,本发明合成方法得到的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与理论产物结构一致。
以下是关于本发明方法制得的4-氧-2-硫-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的活性。
1、尿素酶活性测试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6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