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相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2002.0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8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玲;陈红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7/34;A61K47/36;A61K47/32;A61K47/42;A61K47/20;A61K47/24;A61K4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胶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固相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纳米胶束包括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亲水性辅料和药物,其质量百分比依次为,小分子表面活性剂0.1%—80%,亲水性辅料20%—99.9%,药物0.001%—20%,所述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子量为10000 Da以下,37℃时呈固态、37℃时水中溶解度小以及Krafft点不低于3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相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量为2000 Da—100 Da。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相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多元醇酯、聚氧乙烯脂肪酸多元醇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和聚氧乙烯聚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高级脂肪醇硫酸酯、脂肪酸磺酸化物、烷基芳基磺酸化物、烷基萘基磺酸化物和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相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聚氧乙烯聚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相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为聚氧乙烯600双硬脂酸酯、聚氧乙烯400单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苄泽56、苄泽76、苄泽78、苄泽97、Lipocol C-10、Volpo S-10、Lipocol S-10中的一种或几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相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辅料包括多元醇、聚合物和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元醇为甘露醇、木糖醇、蔗糖、海藻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和肌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合物为葡聚糖、聚维酮、聚乙二醇和白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氨基酸为甘氨酸、L-丝氨酸、谷氨酸钠、丙氨酸、精氨酸和肌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固相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所述亲水性辅料用量为50—99.9%。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相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水溶性小于等于10 mg/ml。
9. 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固相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用分子量为10000 Da以下,37℃时呈固态、37℃时水中溶解度小以及Krafft点不低于37℃的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在高于其Krafft点的温度条件下制备载药胶束;
(2)在亲水性辅料的存在下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含载药胶束的干燥粉末,亲水性辅料可以在载药胶束形成前或形成后加入水溶液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和药物溶于高温水溶液中,使自动形成载药胶束,所述高温是指高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Krafft点的温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和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或氯仿中的一种或几种,再将上述溶液分散至水溶液中,保持水溶液温度高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除去有机溶剂,使自动形成载药胶束。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和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或氯仿中的一种或几种,除去有机溶剂,再加水水化,保持水溶液温度高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使自动形成载药胶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20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