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肿瘤抗生素安可霉素及其衍生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4932.3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博;甄永苏;许先栋;刘秀均;赵春燕;李毅;陈文君;李电东;胡继兰;戚长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H19/06 | 分类号: | C07H19/06;C07H1/00;A61K31/706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11130 | 代理人: | 杨厚;王为 |
地址: | 100050 北京市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抗生素 安可 霉素 及其 衍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胞嘧啶核苷肽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在抗肿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本研究所在筛选抗肿瘤抗生素的过程中,从我国云南省关平县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 C-9095(该产生菌已于2011年5月9日送交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CGMCC No.4831),从该菌株发酵液中提取到二肽核苷肽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经过酸化后分离得到单氨基酸核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安可霉素(ancomycin),其分子构成包括3个部分:丝氨酸、胞嘧啶和氨基己糖(酸),其化学结构如式(1)所示。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安可霉素具有抗肿瘤活性,例如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epG2均具杀伤作用,IC50分别为36.54μmol/l和112.82μmol/l,与此同时,安可霉素化学结构中己糖环上5’位羧基可以进行结构修饰,例如连接甲基、异丙基、异戊基形成酯键,得到安可霉素酯类衍生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期望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得到药效更强以及抗瘤谱更广的安可霉素衍生物。本发明所述安可霉素酯类衍生物及其抗肿瘤作用,迄今尚未见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安可霉素酯类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如通式(2)所示,
其中:R可为COOCH3、COOCH2(CH3)2或COO(CH2)2CH3(CH3)2。
本发明提供了安可霉素酯类衍生物的制备路线。所说路线是,将安可霉素中己糖环上5’位羧基通过不同的化学合成方法分别连接甲基、异丙基、异戊基进行酯化,从而得到甲酯、异丙酯和异戊酯等三个酯类衍生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安可霉素酯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生物学研究。MTT实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HepG2的IC50值(表1),与安可霉素相比较,己糖环上5’位羧基形成酯键后抗肿瘤活性增加,此类衍生物的化学结构特点和药效结果,为核苷类似物的化学结构改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发明以安可霉素甲酯为代表,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抗肿瘤作用研究。
本发明提供了以安可霉素甲酯为代表的安可霉素酯类衍生物体内外抗瘤药效学评价和抗瘤机制研究。所述化合物化学名为1-胞嘧啶基-4-D-丝氨酰氨-1,4-去二氧-β-D-吡喃型葡萄糖羧甲酯(methyl-1-cytosinyl-4-D-serylamino-1,4-dideoxy-β-glucopyranosylcarboxylate),分子量387.35,分子式C14H21N5O8,质谱分析见(图2),化学结构如式(3)所示。
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安可霉素甲酯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研究发现,安可霉素甲酯通过抑制EGFR-Raf-MEK-ERK信号通路,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安可霉素甲酯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使肿瘤细胞产生周期阻滞。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安可霉素甲酯可明显抑制昆明小鼠H22肝癌和人肝癌HepG2裸小鼠移植瘤等模型的肿瘤生长。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以安可霉素甲酯为代表的安可霉素酯类衍生物具有较为特殊的化学结构,由胞嘧啶、吡喃糖环和一个丝氨酸组成,在结构上比阿糖胞苷多一个氨基酸,而且可以口服产生抗瘤作用;与含氟类抗肿瘤药物如卡培他滨和吉西他滨相比较,安可霉素甲酯不含氟,但是具有肯定的抗肿瘤效果,这些衍生物的化学结构特点和药效结果(构效关系)为核苷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安可霉素质谱图,经ESI-MS鉴定,其分子离子峰(m/z)为374.2[M+H]+,以及396.2[M+Na]+,确定其分子量为373,分子式为C13H19N5O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4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相板式预热器用传热板片
- 下一篇: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