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i-Co-Mn-In合金的高温形变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03385.0 | 申请日: | 201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赵文儒;王春燕;王沿东;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F1/10 | 分类号: | C22F1/10;C22F1/16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 co mn in 合金 高温 形变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i-Co-Mn-In合金的高温形变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期在Ni-Co-Mn-In四元合金中发现一种同时具有大磁诱发应变和大输出应力的新型磁控形状记忆合金。据该课题组报道,对预变形3%的Ni45Co5Mn36.7In13.3单晶施加8 T磁场后,可产生2.9%的磁诱发恢复应变,且该应变是由磁场诱发马氏体相到母相的相变引起的。通过计算,施加 7 T磁场时伴随相变合金的输出应力大于 100 MPa,远远超过前期开发的Ni-Mn-Ga合金(2~5 MPa)。该结果被《NATURE》杂志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除了具有大磁诱发应变和大输出应力,Ni(-Co)-Mn-In系合金还表现出巨磁阻、大磁热等效应。
新型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包括Ni-Mn-Ga合金和Ni(-Co)-Mn-In系合金)都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其多晶合金非常脆,不易成型,严重阻碍了实际应用。单晶的韧性相对较好,但制备成本很高,且不易制备大块或复杂形状。磁控形状记忆合金的多晶脆性及单晶制备的高成本等困难催生了一些新的材料制备工艺,例如利用快速凝固方法制备合金薄带,利用分子束外延、磁控溅射、脉冲激光喷溅等方法制备合金薄膜等。2007年,美国西北大学研究者们制备了Ni-Mn-Ga的泡沫多晶合金,即在该材料中引入气孔以减小晶界的影响。该泡沫合金在磁场诱导下可产生0.115%的输出应变,远大于无气孔细小晶粒的多晶合金。
关于改善这类合金性能的高温形变处理方法是现有技术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高温形变处理是调控金属材料组织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多晶合金制备的一个重要处理过程,在此过程借助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和相变现象实现了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改变,故本发明提出了一种Ni-Co-Mn-In合金的高温形变处理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首先将Ni-Co-Mn-In合金在900℃温度条件下,均匀化退火15小时,退火处理后晶粒大小为150~200微米,然后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800~900℃,形变速度小于4×10-3/s条件下对Ni-Co-Mn-In合金进行处理,直到应变量为20%结束。
与现用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及其有益效果是:
(1) 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Ni-Co-Mn-In合金室温组织为奥氏体结构,未发生马氏体相变,晶粒均匀细化,未见裂痕;
(2) 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Ni-Co-Mn-In合金有面心立方γ相析出物,此析出物具有较佳的形变性能,提高了Ni-Co-Mn-In合金的加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处理后的Ni-Co-Mn-In合金的金相组织图;
图2为实施例1处理后的Ni-Co-Mn-In合金大析出物的金相组织图;
图3为实施例1处理后的Ni-Co-Mn-In合金小析出物的金相组织图;
图4为实施例2处理后的Ni-Co-Mn-In合金的金相组织图;
图5为实施例3处理后的Ni-Co-Mn-In合金的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采用的热模拟试验机的型号为Gleeble-1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3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