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身部分对其它车身部分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1708.4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富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辉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迪尔***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部分 其它 支撑 装置 | ||
1.汽车车身部分,特别是发动机前盖,对其它汽车车身部分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1)具有在其它车身部分上起到固定支撑装置(1)作用的基座(3)、在支撑方向(s)上相对车身部分作用的支撑元件(2)和在支撑方向(s)上弹力(F)作用在支撑元件(2)上的弹簧排布(5),在这里,支撑元件(2)借助弹簧排布(5)在正常负荷(N)下保持在正常位置,并且在过载时,相对于基座(3)在逆支撑方向(s)上进行卸载运动(e),其特征在于,卸载运动(e)触发过载保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险(4)为了在支撑元件的正常位置上封闭支撑元件(2)而具有封闭元件(7),其中,封闭元件(7)与支撑元件(2)相对到基座(3)的运动一起运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元件(7)能够在过载时从封闭位置,在该封闭位置上,其在正常负载(N)下将支撑元件(2)封闭在其正常位置上,运动到卸载位置,在该卸载位置上,封闭元件(7)至少在基座(3)的卸载运动(e)方向上使支撑元件(2)自由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接合卸载力FL,所述支撑元件(2)或基座(3)当卸载运动(e)时在封闭元件(7)中至少具有一个作为第一斜面(12)的,与支撑方向(2)呈角度安装的侧面,其中,封闭元件(7)在其封闭位置上通过下滑路程(sw)一方面可移动的靠近第一斜面(12),并且另一方面固定在基座(3)或支撑元件(2)处的拱座(9)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存储面积(10)的拱座(9)的封闭元件(7)至少垂直于支撑方向(s)通过下滑距离(sw)可移动安装,并且相对于支撑元件(2)或基座(3)的运动沿着和/或相对支撑方向(s)强制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至少具有一个侧面突出的与第一斜面(12)一起的斜面(11)。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元件(7)形成为开口圆环(6),该圆环对于支撑元件纵轴(I)周长上固定支撑元件(2),其中,该圆环在径向弹性形变中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一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具有相对支撑方向(s)径向向外开口的部分周长上的导向槽(14),在导向槽中圆环(6)在封闭位置上周长上固定,并且,与圆环下落到导向槽(14)槽侧面(15)上第一斜面(12)同步的,圆环从封闭位置到卸载位置径向向外强制使用,在卸载位置上,圆环运动出导向槽(14)。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之一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2)在其正常位置上借助弹力(F)沿支撑方向(s)相对基座(3)预受力的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之一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为其在其他车身部分固定而具有固定部分(16)和壳体(18),支撑元件(2)为其使用并接受弹力(F)至少伸入壳体中,固定部分(16)和壳体(18)在封闭元件(7)的封闭位置上借助同样的方式彼此固定,并在卸载位置上彼此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对于纵轴轴对称的周长上具有两个排列的隔板(19),其在支撑方向(s)上通过拱座(9)延伸,并且在支撑方向(s)上分别与为了圆环(6)的导向槽(14)突出于存储面积(10)。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之一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支撑方向(s)与第一斜面(12)直接相连的斜面(11)为了在卸载位置固定圆环(6)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第一侧面(13)和/或相对支撑方向(s)直接与斜面(11)的第一斜面(12)上相连的支撑元件(2)为了在零点位置固定圆环(6)具有径向向外指向的第二侧面(1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11)在支撑方向(s)与第一侧面(13)或第一斜面(12)直接相连的具有为了把圆环(6)拉起在斜面(11)上的第二斜面(28),其中,第二斜面(28)径向向外并沿支撑方向指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17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